九年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件筆筒保存完整,青花人物,畫的是“松下問童子”,畫工倒也不錯。唐易集中精神看了一下,發現上面出現了一片若有若無的寡淡的紅色光影,而後拿起筆筒,翻看了下底足,是四字楷書款:同治年制。
無論從釉面,畫工,底款,唐易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而且寶光雖然寡淡,也畢竟出現了。除去漆杯隱含的未知物件,這算是他們逛了半天碰上的唯一一件老東西。雖然是清末的東西,但是總算是件真品。
“不對啊,當時在閣寶多,店裏也有清末的東西,怎麼看不出光影?”此時,唐易突然想到,“難道,是因爲不斷吸收寶光,對光更敏感了?只要稍具價值,就能看到寶光?”
唐易還在想着,毛逐卻已經把筆筒拿過來了,反覆看了一下說道:“民窯的東西。”
“顏色清麗,挺漂亮的。”林娉婷也上手看了一下。
看林娉婷表態了,毛逐又拿過筆筒問攤主道:“這筆筒多少錢啊?”
“老闆,看您你也是懂行的人,我給你說,這可是個好東西。雖然是民窯,但同治年間比較特殊,官窯器除了慈禧太后專用的‘體和殿制’,都很一般,民窯中的精品反而要更好。再說了,這個市場里根本也見不到官窯,像這樣的民窯精品也不多見了。”攤主是個精明的小夥子,“剛纔有人出8000,我沒賣,貨賣與識家,你想要,7800給你了!”
“誰說沒有官窯,你這堆碎瓷片裏肯定有!”唐易冷不伶仃插了一句。
“您真會開玩笑,殘片和完整器能一樣嗎?不要說殘片了,您看,這小盤我看也是清三代的東西,結果圈足殘了,就沒人要了,您要是買了筆筒,我搭你這個小盤!”攤主說着,從攤上拿起了一隻直徑只有十幾厘米的小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