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男子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當是出嘛事了,原來是子承父業啊,失敬失敬,鄙人老董,憑着包袱齋山州行裏走動,今天有一立軸想讓小唐老闆掌掌眼。”
包袱齋,自然不是店名。舊時古玩行裏,有開店的,有擺攤的,有拉縴提成的,有夾包袱竄貨的。這拉縴提成的,純粹是無本買賣,爲買賣雙方牽線;而這夾包袱竄貨的,一般是單槍匹馬,也沒多少本錢,收來東西立即帶着到店裏或找玩家賣出,衍生出“包袱齋”這麼個名號。
掛“包袱齋”名號的人,多有幾分江湖氣息,同時貨源較廣,善於跑動。
男子這麼一說,唐易倒是想起來了,這個老董,似乎以前在老爸店裏見過一面,而且也聽老爸說過,是個極爲精明的主兒,喜歡下鄉收貨。本是津門人氏,但娶了個山州老婆,就此在山州安了家。
“原來是董老師,失敬失敬,董老師鼎鼎大名,早有耳聞,幸會幸會啊。”老董既然沒說見過面,唐易自然也不會再提,寒暄之後,隨即又說道,“咱們言歸正傳,看看畫吧。”
“小唐老闆是個爽快人哪!那咱們看看?”老董笑着從一個長條形黃綢面紙盒裏拿出了一張立軸。
立軸長一米多,寬約半米,是一幅設色山水,紙本,裝裱倒也考究。
仔細看去,畫的是疏林暮雨,上方煙雲繚繞,下部稀疏的樹林在細雨的氤氳下若隱若現,林邊還有一精巧的茅屋,整體畫面意境幽雅,但似有愁緒瀰漫。
唐易又看了看題字,上面題了一首短詩:茅檐何日霽,溜響漫沉沉,氣鬱惟添睡,愁多亦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