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粱九公制”,絕非是一個總管太監製造匏器這麼簡單,其中代表的,那是康熙皇帝的宮廷御用器。
康熙皇帝特別偏愛匏器,梁九公就成了他的製造“代理人”,由此,梁九公還得了個“粱葫蘆”的外號。在康雍乾清三代,匏器多爲官方製作,除了皇帝,也多爲王公大臣使用。目前大多數都在博物館裏,流入民間的很少。燕京故宮大約藏有匏器幾百件。
所以說,收藏家和玩家很難收集到清中期之前的匏器。這也產生了一種怪現象,那就是收藏匏器的人很少,在收藏界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但是,一旦清中期之前的匏器現身市場,就立即會稱爲焦點,引起藏家的角逐。
一件康熙宮廷匏器,曾經拍出過近百萬的價格。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宮廷匏器,都帶有“梁九公制”的方印的。市場上也有帶着“梁九公制”的工藝品,但從紋飾的精細程度和包漿入手,基本都不是很難分別。
畢竟,匏器不像瓷器,有着大量的高仿品。
唐易有寶光入眼,自然完完全全掌握了這幾件匏器的分量。
“可以想象一下。我彷彿看到,紫禁城中,南書房裏,陽光穿窗而過,康熙手撫其中一隻棋簍,凝神思考,指間摩挲;而坐在他對面的,則是他的老丈人索額圖,兩人一邊對弈,一邊以棋局縱論天下,談論的是平臺方略。現在,這對棋簍居然在我手裏!這種感覺,真是多少錢也買不來啊!”唐易手撫精美的匏器棋簍,彷彿真的陶醉了。
“還有這個八方形筆筒呢!那一天,康熙一邊打開曹雪芹的爺爺曹寅奏報米價的奏摺,一邊從這個筆筒裏拿起一支筆,刷刷刷在奏摺上添了三字硃批:知道了!哈哈哈哈。“毛逐也開始yy起來。
“這棋簍我想的情景是真有可能,這筆筒,我看好像做成之後沒用過。”唐易被毛逐的笑聲拉了回來,接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