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解放後,東北山林中的鬍匪也大多隱匿於世了。建國初期,資源匱乏,東北當地成立了許多物探大隊尋找荒山野嶺中的礦產資源,董爺有祖上這門手藝,懂得山嶺中的禁忌,便被聘爲了物探隊的隊長。
董爺謹慎了一輩子,可臨了臨了卻始終逃不過宿名,一個月前物探隊也不知從哪得到了消息,本已退休的姥爺接到了領導的聘書,說是讓老爺子出山帶着幾位專家去趟伊勒呼裏,而此行的最終目的地竟然就是那道神祕的興安嶺地縫子。
盜門中的手藝千奇百怪,其中有一門幾近失傳的手藝叫做“走山”,董爺並沒有得到走山的真傳,只是年少時跟着他爹耳讀目染懂得山中的許多規矩。要說這走山的學問可大了,它是盜門衆多手藝裏學問最雜亂一門。
走山,顧名思義,說白了就是在山中行走之客,通過耳鼻眼直觀辨認出山野之中的龍脈,仙草,靈獸盡在何處。這門手藝與“金點”,“憋寶”,“走水”合稱盜門四宗。當然,這四門也只是盜門衆多支系的冰山一角。
無雙兒時聽姥爺說,民國時盜門中最邪乎的還要屬飛賊和響馬,那個年代只有拳頭和槍桿子纔是王道。太姥爺吳功耀擁有飛賊的身法,響馬的兇狠,金點的慧眼,最讓世人稱奇的是他乃是摸金傳人。
董爺這一輩子從未失手過,經他指點發現的各種稀有礦脈不計其數,物探隊進山時多少人,回來時也必定是毫髮無損。可最後一次走腳卻讓董爺一世英名蕩然無存。
無雙記得那幾天姥爺徹夜未眠,整天坐在小院裏閉目冥思,他思量了幾日後終於決定帶物探隊深入興安嶺林地走這最後一趟腳。他走後,無雙的姥姥只對外孫說了一句話。“給你姥爺準備後事吧。”
此行物探隊裏有地質學專家,生物學家,測量員,考古學家一共十三人組成。一個星期以後,除了董爺拖着疲憊的身子走了出來外其他十二人全部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