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偷偷看吳孝良的反應,卻見他沒有半點的緊張和遲疑,命令下達的行雲流水,竟似早就在腦中想好了一般,吳孝良再一次決定堅守待援,沒來得及遣散的孫百光民團也被拉上了城牆,和楊樹一的劉莊民團共同防守臨淄城。
李又廷則奉了令去找沙袋將四周城門全部用沙袋壘死,想破城,那些騎兵必須炸開城門或者炸開城牆,而看這些人的行軍速度想必是輕兵而來,大口徑火炮與重機槍這種支援火力應該沒有隨軍攜帶,所以,臨淄城守軍雖然多爲民團卻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吳孝良念及以上種種,才制定了這個堵門死守的中規中矩的策略,實際上他打的仍舊是堅守待援的策略,多爾濟的二百蒙古禁衛兵身經百戰,還有綏東派來的軍校生,他相信只要這些人一露面,對面的指揮者必定擔心腹背受敵而撤軍。
敵軍騎兵由遠及近終於行進到臨淄城下,戰馬駐足,他們肆無忌憚的說笑,全然沒把城上的守軍放在眼裏,這也和吳孝良以下的臨淄守軍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只見他們好整以暇的在調校步兵炮,這種小口徑的步兵炮只是用來殺傷有生力量的,對於相對堅實的城牆便無能爲力,但是朱武生和民團士兵們卻不懂,見到他們在支炮一個個嚇得面色慘白,心中都泛起了嘀咕。
“吳主席不是說這些人走的疾,來不及攜帶大炮嗎,他們支的是什麼。”
李又廷畢業於黃埔軍校,本就是軍人出身,自然瞭解步兵炮的底細,雖然任了政府文職,但骨子裏還是對帶兵打仗有着隱隱的衝動,他安撫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