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梟雄的民國 !
民國十八年五月,蔣、馮、閻三大軍閥還是不可避免的混戰在一起,整個華中地區被打成一鍋粥,湖北境內蔣、馮兩軍對峙勢均力敵,雙方互有勝負,而河南境內馮軍空虛,閻錫山晉軍趁機偷襲,一舉得手,鄭縣與開封等河南重鎮皆落入晉軍之掌握。
馮玉祥立時陷入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其駐在陝南的張維璽、劉汝明部由於山路南行,距離隴海路較遠,出關既需翻山越嶺,而且只得步行,因此行軍速度極慢,錯過了湖北大戰卻因禍得福與閻錫山晉軍孫楚、楊效歐、關福安的三個軍趕個正着,由此河南亦是展開一場打仗。
中原形勢有變,山東方面又一次對是否出兵產生了爭論,以李澤軍爲代表的軍方極力主張趁勢出兵以獲取最大利益,以何思源爲首的政府文官卻以穩定發展爲由嚴詞反對動兵,雙方意見分化嚴重,不可調和,甚至在出兵的軍方中也有兩種不同意見在對立着。
李澤軍認爲應該趁勢出兵河南,奪取中原戰略要地,增加日後山東在全國分量的砝碼,但護路軍司令趙東海卻對這個方案不以爲然,他認爲,晉軍此番對河南志在必得,貿然出兵河南只會與閻錫山產生不必要的摩擦,並且晉軍雖然大軍進攻河南,但沒有傾盡全部兵力,河北的徐永昌部可是按兵不動,虎視南方呢,況且山東軍巧取了原本屬於他們的河北境內津浦路沿線,這個仇也是個難解的疙瘩。
山東軍本就兵少,一旦進兵河南,內部必然空虛,如果徐永昌部由河北直驅濟南,那山東處境危矣。
吳孝良一連開了幾天會議都難以統一意見,於是只好將出兵一事暫時擱置,他也認爲此時不宜出兵,雖然此前他極力想阻止大戰的發生,但事情不可避免也沒迂腐到如宋襄公一般刻意避戰,他不會選擇逃避,但也不會貿然行動,他要爲五萬山東軍負責,要爲千萬山東百姓負責。
這一日軍事會議又是爭執的面紅耳赤,沒有結果,不歡而散,晚間,澹臺繼澤、李澤軍、李又廷、趙東海等幾個軍中高級將領不約而同的紛紛來到吳孝良住處,希望商議出一個確切的結果,山東到底是自保悶頭髮展,還是出兵干預軍閥大戰,他們希望藉此探出吳孝良的真實想法。
“主席,蔣、馮、閻三強相爭必有敗者,這可是我們擴展在中原影響力的大好時機,如果遷延猶豫錯過了,未免可惜。”
軍方雖然在內部有爭執,但卻均是贊同出兵的,平時很少建言的津浦路護路軍司令趙東海急不可耐的率先說道,其餘幾人都是點頭贊同,希望吳孝良早日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