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洋人有意和平,昨日他們請託了人與在下有過接觸,月笙一介平民,本想推脫,但慮及此事關乎國家,特來告知吳市長與吳將軍。”
吳孝良心道果真所料不錯,還真是爲日本人穿針引線而來,他不置可否,沒有立即回話,吳鐵城卻擔心的道:
“日本人言而無信,如何能指望他們會主動和平,若是希冀和平又何必突襲淞滬。”
杜月笙看了眼吳孝良,他已經從吳孝良的態度中感受到了此人深深的距離戒備之感,對於官方態度謹慎可以理解,尤其像吳孝良這種風口浪尖之上年輕有爲的中央大員,對於與日本人接觸的態度更是慎之又慎,一頂漢奸的帽子誰都承受不起,但國家有難,即便身爲匹夫,又豈能視若等閒。
“月笙有一言,請二位明公姑妄聽之,如今整個華界已經成爲一片瓦礫廢墟,中日兩國間於這滿地廢墟間拉鋸激戰,多拖得一日,最終受苦受難的還是平民百姓,況且,以目下國民政府之實力情形,實在難與東洋國做拼死決戰,如能停戰對國民政府未必不是好事,再者,即便是東洋人想做緩兵之計,咱們又何嘗不需要緩兵。”
吳鐵城似乎被杜月笙一席話打動,沉吟着說道:“此事還需謹慎小心,國民政府在這種情形下不宜與日軍做接觸,至於先生見與不見,還請自行決定。”
杜月笙混跡江湖多年,對吳鐵城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但這件事顯然需要旁邊那位至今還未表一言的吳孝良點頭,於是一轉頭看向他。
吳孝良心中權衡,發現杜月笙這番分析竟是精準的切中利弊要害,無怪乎此人能風雲上海灘黑白兩道,插手軍政大事,的確,這緩兵之計日本需要,中國同樣也需要,第二軍開入淞滬戰場,裝甲旅渡江,五十七師休整補充彈藥,每一樣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