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裘十六是淞滬要塞防禦戰時跟隨他活下來的爲數不多的幾個老部下,這次護衛吳孝良來南京,於三和特意將他也調了來。
裘十六應聲離去,於三和只覺得身子好似被抽空了力氣一般,整個人都搖搖欲墜,但他咬牙堅持着,他知道自己此刻不能倒下,該善後的工作還有很多沒有完成。
當初在淞滬要塞防禦戰最危險的時刻,於三和都沒如此刻這般絕望過,等清理完所有屍體,又就地掩埋做好標識後,太陽已經西斜,於三和拖着疲憊的身子,帶着專列倖存者離開了這個無名小鎮。
很多隨從的高級參謀都是沒主意的人,此刻對這位他們中有些人平素並不太放在眼中的警衛隊長卻言聽計從,關鍵時刻參謀果真名副其實,除了能參謀參謀,連放屁都不響。
於三和也沒空和這些參謀們糾纏,乖乖跟着走的一切好說,不肯就範的一律採取強制措施帶走。
他們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吳司令的屍體還沒辨認出來,總不能和大傢伙埋到一起就算了,但於三和也的確是沒有辦法,這裏距離安徽戰場很近,老蔣的人滲透進來很多,如果等他們的人大舉趕到發現沒有吳司令的蹤影,必然就會知道吳司令遇害的實情,所以他要在山東軍可靠的軍隊來保護現場之前,儘可能快的離開這個肇事地點,同時散出風聲去,就說吳司令受了輕傷,他會一路護送其北返濟南,並且爲了傷情好轉,沿途無論文武一律不見。
但風聲還是擴散了,據說是親歷車禍現場的《南京晨報》記者從江蘇帶回來的第一手消息。
蔣中正繃着臉,一份還散發着墨香氣的《南京晨報》就放在桌前,不過他卻興奮起來,雖然晨報中將吳孝良的死訊咬的死死的,但沒有任何證據,哪怕有一張照片也會將說服力大大提高,手下人辦事,越來越不靠譜了,看來必須將組建特情部隊的事提上日程了。
“賣報,賣報,軍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府主席,淞滬抗戰功臣於昨日在江蘇被炸身亡。”
這一聲聲報童的叫賣聲,有如一顆顆重磅炸彈扔進了人羣中,人羣立刻就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