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不知道,這一把樹癭壺,究竟是不是出自名家大師的手筆。
祁象若有所思,也不客氣,直接把紫砂壺蓋擰開,再把壺身從盒中取出來,上手打量。
說句題外話,看壺也需要一定技巧,很講究壺身與壺蓋分離,然後再鑑賞。不然的話,連壺帶蓋拿起來,要是翻轉看壺底,又沒有留意壺蓋,肯定要悲劇。
壺蓋一掉地上,砰一聲碎了,這把壺也廢了大半。
這是經驗之談,那是前人以無數血淚才總結出來的教訓,不能忽視。
祁象很小心,自然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把壺身拿起來之後,他首先是注意打量壺柄位置,以及壺的底足……
一般來說,紫砂壺和字畫一樣,也是有款識的。
這些款識,就相當於現代商品的商標,在標記中往往隱藏了足夠分量的信息,讓人比較容易判斷東西的來歷、真假。
說實話,祁象對於這把紫砂壺的第一印象不錯,上手的時候,壺身分量標準,不輕不重,很是舒服。特別是粟色的表面,古香古色,如枯藤老樹,自有一番特殊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