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辦新軍,尤其是仿效餘勝軍辦新軍,其花費是海量的。林哲千辛萬苦到處搜刮錢才拉起萬人規模的餘勝軍,朝廷從頭搞起的話,這先期沒有百萬兩銀子投下去估計連水花都不會冒一個。
但是現在朝廷窮的叮噹響。戶部一毛錢沒有,之前江北和江南大營的十餘萬清軍就是依靠蘇松太地區以及浙北的協防費,尤其是江海關的稅銀才支撐下來的,但是如今江海關的稅銀被林哲扣下了,一毛都沒給他們。
朝廷要從其他方向調集軍費供應江北、江南大營都是困難無比,要是還能一下子砸出來幾百萬兩銀子辦新軍。除非那些滿清權貴們用自家的錢財倒貼,不然的話咸豐帝估計只能倒賣紫禁城裏的珍玩古董了。
除了錢外。人才同樣是問題,林哲的餘勝軍是慢慢發展起來的。其人才都是自己請洋人教練慢慢培養,現在隨營學堂裏光光是洋人教員就有十餘人之多。
因爲餘勝軍持續擴軍對軍官的數量要求較大,同時對軍官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也就導致隨營學堂如今的學制比較特殊。
學生報考入讀後,第一個月是全日制學習,一個月的學習完畢後分配到各部隊任職,但是如果沒有作戰任務的話,平日裏他們還得繼續在隨營學堂就讀,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半年左右,之後纔算是真正畢業了。
正是有了隨營學堂的這種機制,餘勝軍才能夠短時間內獲得一定數量的軍官,同時這些軍官的能力也能夠持續得到增加。
也許朝廷同樣會請洋人來當教習,但是這需要時間,沒有一兩年功夫別想成軍,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如果考慮到朝廷辦事效率的低下,考慮到那些官員們對洋人的態度,林哲估計他們要培養出大批合格的基礎軍官來,至少得三四年以後。
至於剩下的槍炮則是最簡單的,有錢啥都能買到,只要他們出高價,洋人會屁顛屁顛的湊過去送上大量洋槍洋炮,不過米尼步槍就別指望了,當前全球範圍內只有英軍和餘勝軍批量裝備米尼步槍。
而這兩家一個是自己造新的恩菲爾德1853,一個是自己改裝舊式滑膛槍,而且都沒有多餘的產量賣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