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清末梟雄 !
七月的南京炎熱似火,位於原來的兩江總督府、天王府裏衆多工人正在揮灑着汗水工作着。
這些工人有些是南京周邊僱傭而來,而有些則是南京城內的百姓,其中不乏可以看見男婦的身影,入城後中華帝國在南京城大興土木,除了修築皇宮外,還有修築大量的辦公大樓,平整道路,興建橋樑。
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南京殘破,缺乏諸多辦公建築的緣故,而另外一方面,這也是中華帝國救濟難民的一項重要措施:以工代賑!
受到持續戰爭的影響,當初中華軍攻克南京城後,面對的幾乎是滿城餓着肚子的十餘萬百姓,林哲總不能坐視這些百姓餓死,所以就是展開了大規模的救濟行動。
所謂救濟其實更加重要的並不是直接給他們發放米麪,而是讓他們找到工作,獲取收入以購買米糧,畢竟中華帝國不可能一直供養這些百姓。
但是以往太平天國佔據南京期間,採用聖庫制度幾乎讓城內的所有商業、手工業都遭到破壞,短時間內讓老百姓找到工作以養家餬口談何容易。
爲此,一方面是工商部、民政部等內閣部門開始大規模鼓勵城內的商鋪重新開業,而另外一方面就是大興土木,以工代賑,讓城內百姓可以獲得臨時性養家餬口的工作。
但是這也造成了中華帝國的財政支出嚴重,負責南京城重建、皇宮營造、政府辦公大樓建造工作的營造事務處在短短數個月裏,就已經花費了將近六十萬元之巨,其中少量是購買材料外,另外大部分都是用來支付僱工的薪資。
數以萬計的人獲得收入後,拿着錢去購買米糧,這也就導致了南京城內最先恢復的商業不是其他,而是米糧相關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