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諸多技術停滯不前,導致了帝國在1875年開工建造了少昊級戰列艦後,在長達九年的時間裏都沒有拿出比少昊級戰列艦具有明顯優勢的戰艦設計來,或者說有了設計,但是造不出來。
這種尷尬也是影響到了海軍的造艦計劃,本來少昊級戰列艦隻打算建造三艘的,分別是在1875年和1876年先後動工,但是在1878年的時候又是被迫追加了兩艘少昊級改進型,使得少昊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達到了五艘之多。
當時海軍本來是準備只建造三艘少昊級戰列艦,然後就開工新一代的戰列艦,並對新戰列艦提出了具體的性能要求,比如搭載三百毫米三十五口徑主炮,數量最少爲四門,一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不少於十二門,防護要求擁有等效五百五十毫米鍛鐵的側舷裝甲,同等四百毫米鍛鐵厚度的炮塔裝甲,航速不低於十六節,十節航速下續航要達到五千海里等主要嚴苛要求。
因爲少昊級戰列艦的設計,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前無畏級戰列艦的門檻,要想在戰鬥力上超過少昊級戰列艦,那就只能是真正的前無畏戰列艦了。
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還是1877年呢,但是經過海軍艦政部的那些設計師們計算,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達到。
因此當時海軍只能是按照這些技術條件,然後加大對技術的扶持力度,讓國內的一些國防廠商進行研發。
同時由於爲了維持艦隊的規模,海軍的造艦又不能停下,所以只能是小規模修改了一番,又是追加了兩艘少昊級戰列艦,雖然有所修改,但是核心性能變化不大,因此還算是同一級別的戰列艦。
1878年和1879年開工了這兩艘戰列艦後,海軍那邊就是暫停了新式戰列艦的建造,而是把造艦的經費轉移到裝甲巡洋艦以及巡洋艦,護衛艦,魚雷艦、佈雷艦等非主力船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