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九世紀後期,海軍的更新換代是非常快速的,在1890年左右還是最新銳的戰艦,但是到了1895年,性能就趨向於平庸,至於等到了1890年基本已經淪爲二流,難以承當主力艦的位置。
因此這段時期就會出現對海軍擴張而言很尷尬的事,那就是戰艦還正在建造當中,但是就已經落伍了。
屆時帝國的海軍總噸位興許還會繼續上漲,甚至能超過法國海軍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主力艦的數量和性能和其他國家相比,尤其是和英國人相比則是開始趨向於平庸,屆時戰艦數量增加了,但是優勢反而減少了。
所以林哲纔會想着趁着這段有利時間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就是希望英國有所顧忌,只要他們一遲疑,想着過幾年重新建立兩倍甚至三倍的海軍優勢後再進行戰爭,那麼對於帝國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帝國太平洋艦隊設立後,由林同書海軍上將擔任總司令,林同書在帝國海軍裏也算是大名鼎鼎的,屬於早年成名的那種,1866年珠江口海戰的時候,他就是擔任聯合艦隊參謀組組長,實際策劃並指揮了珠江口海戰,至於當時的聯合艦隊司令沈同登,嚴格上來說只是個掛名的而已。
珠江口海戰後,林同書的仕途自然是節節高升,擔任過海軍諸多要職,比如海軍軍官學校校長、海軍炮術總監,第一戰列艦分隊司令、海軍參謀部部長,第一艦隊司令、海軍作戰部部長,軍銜也是從當初的海軍中校快速晉升到海軍上將,1892年晉升爲海軍上將的時候,他才五十二歲。
被調任到太平洋艦隊擔任司令之前,他的職務乃是海軍作戰部部長,該職務是統籌全海軍作戰、訓練事宜的重要職務,標配軍銜就是海軍上將,而且作戰部部長並不對海軍大臣負責,而是直接對皇帝負責。
海軍作戰部部長和海軍部總長的區別,在意前者負責作戰、訓練,後者負責軍政事宜。至於海軍大臣嘛,嚴格上來說並不是一個職務,而是一個頭銜,一般都是由海軍部總長兼任。
林同書到任後,一方面是整編各艦隊的編制,相關將領等情況,另外一方面則是帶領艦隊進行頻繁的,密集的訓練。
僅僅是集訓的頭一個星期,帝國海軍就是打出去了平常一年的實彈訓練的量,擊沉了超過二十艘的靶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