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富明德一愣連忙稱是,王安卻是有些不理解了,這已經是李建城找的第三撥人了,他還完全沒有搞清楚李建城到底要幹什麼。這作爲一個跟在皇帝身邊的奴才完全不知道皇帝的意圖這是很失敗的,但是誰叫他的主子是一個來之21世紀的人呢,他要想要明白李建城的思想恐怕得去21世紀好好留留學了。
李建城去看造槍的作坊主要是想看看他們的槍管是怎麼造的,在作坊中李建城瞭解到造一隻槍管大概分爲兩步、第一步,制管。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米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後工匠將燒至一定溫度的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捲成一根鐵管。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捲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樣銃管才結實,經得起連續十數次的發射。
第二步,焊接。由於三尺以上的長銃是一節節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銃很容易炸鏜,工匠們把是否焊接的天衣無縫的銃管當做制銃成敗的關鍵。李建城沒有料到明朝也是有焊接的,這讓他驚喜,他們的焊接大概是這樣的,先將第一一步做出鐵管再放爐中燒至白熾,同樣準備一根鋼芯,粗細同上,長度要長於成銃的長度。然後將已燒至紅亮的鐵管套在鋼芯上,由主匠把鐵管接口處大力的敲砸成一體,在打焊鐵管同時,輔錘手還要在鐵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銅粉,銅有親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結實,不至留下斷層或虛焊。鋼芯也隨時要抽出冷卻,冷卻鋼芯同時鐵管回爐加熱。最後打成的鐵管就是銃管的雛型了。
明朝的焊接就是這麼原始,李建城看得一愣一愣的,這樣搞的槍管難怪會炸膛了,不過這樣也差不多了,基本上已經滿足了李建城的需求,這樣的工藝手段足夠做出原始的觸發器了,李建城陰險的笑道。
沒錯李建城的目的就是要搞銅殼子彈、撞針觸發器、現代化槍支!他纔不會去搞什麼燧發槍做什麼燧石打火器讓槍的文化慢慢進化,那得多蛋疼啊!
子彈的工藝有多難?做個撞針觸發器的工藝又有多難?這幾乎都不需要什麼太詳細的數據,只要瞭解一點點機械學的人相信都不是什麼難題?單單只是看圖紙就能明白的原理!子彈,唯一的難題就是子彈殼的製造了,但是這真的很難嗎?李建城搞出一臺液壓器就能完全解決的問題,甚至根本就不要液壓機,用手動碾壓機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所以唯一的難題可能就是做子彈需要的銅,銅在這個時期是作爲貨幣在用的,所以銅很貴在明朝僅有的那麼些銅裏基本上全都當着錢在用,這還很不夠用。但是沒有關係拿着大量現代社會書籍的李建城有的是解決的辦法,不說別的只是現代社會勘探出的各地礦藏資料就夠他受益無窮的了。
在有了這些資料的情況下李建城也就不準備去搞什麼燧發槍了,他直接就想跳過這些階段搞銅殼子彈,搞現代化軍事武器。雖然即使在現階段內現代化軍事武器還提不上規模提不上戰鬥力,但是沒有關係,李建城他還有很多時間,三年五年的時間他都可以拿來打磨這隻軍隊!年李建城作爲一個皇帝還擁有了那麼多技術知識的情況下李建城不相信這樣他都拉不起一隻一戰隊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