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工業皇帝 !
李建城聽到說熊廷粥被壓解回京時,當真是被驚翻在地。回顧一下歷史界線,喜宗初立,此時楊鎬的叔父楊淵怪熊廷弼不肯保奏楊鎬(楊搞:薩爾滸之戰中,遼東經略楊鎬指揮的十二萬大軍慘敗,從此明朝力量大衰,在遼東失去優勢,不得不由進攻轉爲防禦。),反把他押解進京。所以如今遼東稍穩,楊搞就找來機會就將熊廷粥給反壓了回來,在聯手與熊廷弼不睦的御史馮三元、大學士顧?v、尚書姚宗文等上疏彈劾熊廷弼,說熊廷弼在邊地假名增稅,勒索小民,聲言築城禦敵,實是誤國欺君。明熹宗下詔熊廷弼於獄。左輔楊漣上疏挽救,才下旨革熊廷弼職。朝廷以袁應泰代。在天啓元年(1621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遼東重鎮瀋陽、遼東首府遼陽相繼失陷,袁應泰畏罪自殺,遼河以東全部淪爲後金所有。
基本上從熊廷粥的壓解回京就是明末風雲歷史的展開。熊廷粥這人不可爲不是一個人才,熊廷弼在任遼東期間督造軍器,修繕城堡,調兵遣將扼守各衝要地點,互爲應援,守備大固。他還親巡瀋陽、撫順,相度形勢,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爲主,反對浪戰,並聯合朝鮮牽制後金,卓有成效,使後金軍一年多內不敢輕進。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時明神宗方死,明光宗即位。哈赤再率兵攻打瀋陽,熊廷弼親自督陣,擊退後金,於是遼東局勢初步穩定下來。
本來這一切都很好的,有熊廷粥在遼東遷至哈赤後金也覺不會成長的得那麼快。熊廷粥的離去天啓元年三月建奴(建州+奴酋,建州原指建州三衛,也就是建州女真部。奴酋是對‘努’爾哈赤的簡稱。)就兵圍了瀋陽。一連串的失利這才使得明朝廷明白自己的錯誤,從而有在此啓用了熊廷粥。
明朝再次啓用熊廷粥時,任命他爲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駐山海關,第二次升任遼東經略。朝廷同時擢王化貞(王化貞是葉向高的弟子,他在出任遼東巡撫的時候葉向高也是在次任了明朝首輔的之位。葉向高的在任,也纔是真正意義上東林黨歷史的最鼎盛時期)爲巡撫。王化貞雖然有膽略,但是他對後金的軍事力量估計不足,主張主動出擊,三個月內蕩平後金。
二人一主戰,一主守,造成“經撫不合”的局面。然而朝廷上爭論的結果是支持王化貞而放棄熊廷弼的策略,作爲東林主持的朝政,這實則是必然。王化貞擁重兵守廣寧,而熊廷弼則徒擁經略虛名,僅有數千軍士。王化貞不聽節制,計劃以降敵明將李永芳作爲內應,發動進攻。還沒來得及實施,天啓二年(1622年)正月,哈赤親率五萬人馬,分三路向河西進攻。渡過遼河,攻佔西平堡。王化貞調出廣寧、閭陽的守兵去攻打後金軍隊,三萬大軍全軍覆沒。同時後金方面派入廣寧的間諜孫得功挑起了兵變,打開城門迎接後金軍隊。王化貞狼狽逃出廣寧,在右屯見到熊廷弼。王化貞在熊廷弼面前痛哭流涕。
有些時候意識到錯誤也並不意味着,他們有改正它的決心。明朝的黨爭呈現一種極度排外,自私的屬性,這也意味着他們根本無法全全的爲一個國家進行着想,在國家之前就先是他們的利益。在這個問題之上展開,只要是王化貞提出來的,就是個屎他們也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