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我們說人心可以被滿足時,也並不表示它可以被永遠的滿足。對於人來說這一切都不矛盾,因爲人類正是在滿足自我的同時,又不斷的用一些道理來曲解、更正我們的思想、行爲在加以記載,這就是文明開始發展的源泉。
所有的文明都是從錯誤中意識到錯誤,然後去選求所謂‘正道’。這就好像有些人出軌之後意識到出軌是不對的;這種事情。然後挽回不了失去的,接着就記錄下自己後悔的言辭在把它傳播出去一樣。過一段時間接着我們在談戀愛,還是出軌還是承認錯誤。
文明大概也就是這麼一回事,文明最燦爛的精華就誕生在人心中的矛盾裏。正是因爲思考了。承認了,所以纔有所改善,改不改得了且不談,但是這種思維它確實起作用了。而不去思考不去改善的話,那就會本性失控。若是最初的人不可以控制自己的本性或者說是野性,那麼也就沒有了我們今天的文明。
文明發展的快慢,其實也在於人心中對於矛盾心理的糾正程度。這種心理就是所謂人對於‘正’的一種追求!追求是一個廣義詞,任何事物都能成爲人的追求方向,這不存在於什麼噁心或者辯解。
用《畫皮二》中那個男主角的話來說,一千次我一千次都會被這張皮給誘惑,所以那男的自割了雙眼。這就是區別於本性和人心之間的東西,不管他控制還是控制不了本性,他最終都在追求着那些真摯的東西,並且也做了相應的努力,用他那個抵制不住誘惑的骯髒本性做出了最終選擇。正是因爲有這樣的事情存在,人所以才發展爲‘仁’。所以在這裏認爲,文化就是區別於本性之外的東西。
縱看歷史,所謂文化傳承很多東西不是在抑制本性的發展,就是在給本性發展一個理由。而區別於本性之外的東西纔是歷史文化留給我們的遺澤。對於一個時代來說,文明前進的停止可能就是因爲當前時代人們選擇屈從本性發展的理由,多過了對內心矛盾事物中所追求那種‘正’的認同。
歷史就誕生於夾縫之中,我們在擁有一顆黑暗的心時,更多的也要正視在那裏面存在的光明。
所以這種心理是存在於李建城心中的,這會對他日後做事的選擇造成重大影響。出於這種可滿足的心理,即使李建城他是皇帝他也未必能愛得了所有人。這出於他內心對愛的理解,也源自於他的時代價值觀,和自我審視的程度。
對於此時的李建城來說他也無法反抗命運的選擇,有句話說得好,你愛的並不一定是你所要娶的人,你所要娶的也並不一定是愛你或你不會愛上的人。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對於李建城來說這是誰的錯呢?錯就錯在他是皇帝,這也是t的一場政治婚姻,那些大臣們對於國本的看重不需要他李建城在去檢驗了。其實他李建城也沒有損失什麼,只是一股子遺憾總是在心裏揮之不去,這遺憾感可能會讓他有些話更加難以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