娪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說:“使者一逃,他們的日子一定難過。事情畢竟因我而起,你告訴侯爺,回頭多賞賜些金銀給他們家人,權作安撫。”
春雨答應下去。
大遼撤兵已久,向大齊遞交國書稱臣。但是這國書遞交到楚王那裏,分明是不把蕭琰放在眼中。蕭琰更是大怒,喝令哥哥發兵大遼。哥哥猶豫良久,終究沒有從命。
春暖花開,楚王休養了一個冬日,又開始蠢蠢欲動。魏瑾和哥哥駐守在西北,擋在白帝城前面,更是不敢大意。大遼皇帝明顯親楚王而蔑視蕭琰,局勢一時間複雜無比。
偶爾,我會聽魏瑾談起這幾方的利益糾葛。遼皇眼下撤兵,但仍對大齊有覬覦之心,所以公開支持楚王,是想讓大齊內亂好漁翁得利。楚王兵強馬壯,東北部已經遏制住勾族,控制了荊州和北方大部分地區,可謂實力雄厚。反觀蕭琰,卻只有哥哥魏瑾擋在西北,西南按兵不動,東南更是曖昧不明,他的境況十分危急。
這樣的局勢,一直持續到夏日。楚王終於按捺不住,興兵開始向蕭琰進犯。他兵分兩路,一路從荊州出發,西擊白帝城。一路從西北南下,揮師巴蜀。如此用兵,對蕭琰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不過荊州一路只是佯攻,畢竟逆長江而上,行軍困難。西北南下之軍纔是重中之重,楚王擔心自己力量不足以打敗哥哥和魏瑾聯手,所以致信遼皇,希望得到遼皇助力。
遼皇以爲此機不可失,不顧遼堯王阻攔,派鷹王率兵三萬,助楚王一臂之力。鷹王率軍出發,本應於楚王合力抗擊哥哥和魏瑾,卻突然調轉槍頭,回攻大遼國都。大遼一時內亂,遼皇被殺,堯王被俘,鷹王趁亂登基稱帝。
我聽到這消息後抿嘴一笑,這便是魏瑾所謂贈給鷹王的大禮了。鷹王從軍之人,看不透國與國之間微妙的聯繫,哪裏能琢磨出這樣的主意。聽聞起先遼皇遞交降書給楚王,便是鷹王力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