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凌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市區除了一中之外,另外城南二中和三中的投入也有不足。這幾年,對鄉鎮學校建設的投入比例一年比一年高,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新修了十幾所中小學,使得鄉鎮教育在硬件設施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城南區的規劃是先將鄉鎮學校完善硬件建設滯後,再集中財力投入到市區幾所中學的建設。對一中,不能搬遷,我們可以向空中發展,將目前的教學樓、綜合樓有計劃地一棟棟地改造、加層或重建,能夠緩解目前的用房緊張局面。”
這是目前區裏對一中問題解決的主流思路,相對說來,這是話費成本最低的辦法。
周瑾瑜聽了後,說,“如今,鄉鎮中小學的入學情況如何?”
這也是評價一個地區教育的重要指標,前一些年,實行普九工作。平秋市地區雖說普九驗收、複查都已經過了。但實際適齡兒童入學的情況,學校、家長、教育管理部門、政府上下都清楚這個問題。周瑾瑜這樣說,也是對這個問題的質疑。當然,他現在不是要翻普九的舊賬,周瑾瑜雖然沒到平秋市這邊驗收普九工作,但當年也參加過普九驗收工作,知道其中很多貓膩、很多無奈。
鄉鎮中小學入學情況,既是教育局、教育管理部門的工作,也是政府的工作。但落實到具體問題上,政府和職能部門往往是要結果、要數據,具體的工作則是學校來做,學校又能夠做多少工作?勸學的效果是非常有限,每一年都在重複着流失與輟學。楊東軒之前在一中,這種感受還不夠強,只是聽說起。到副局長位子上後,特別是跟林琳等中學校長一起工作,談到這些問題,有更切實的感觸。
熊銳聰不能不說,從理論上說,作爲常務副區長對教育工作是必須要抓的,還是工作的重要方面。“城南區經濟狀況相對其他區縣要強一些,入學的問題也相對好一些,但壓力還是比較大。如今,村裏年輕人打工的多,十七八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人外出工作,掙錢,他們或將子女帶走到打工城市就近入學、或留在家裏讓老人幫照看,也使得適齡兒童入學問題變得複雜一些。目前,城南區在這方面的工作是實行三家共管齊抓,學校、教育管理部門、政府協同抓適齡學生入學,確保控輟保生達到指標線之上。”
楊東軒聽熊銳聰所說,確實佩服他,要說出這一番話,雖然跟實際狀況有較大出入,但聽着卻沒有多少漏洞。細究起來,主要是熊銳聰對這些政策大體上是把握得住,又不是詳細討論,泛泛而談,很容易過關。避重就輕是很妙的辦法,楊東軒體會着熊銳聰這番話,覺得今後自己完全可進行借鑑。實際的工作會比規定、底線、要求等有多少距離,確實不好說,今後自己也會遇上這樣的情況,到時候,自然不可能直接承認工作沒做到位。有些工作也不是哪一個人想做好就能夠做到的。
正說着,有村裏兩家人的家主進來,要感謝周瑾瑜和楊東軒。到此時,趙麗麗依舊弄不請具體原因,看着楊東軒在周瑾瑜身邊,氣場跟熊銳聰相比都不見得輸掉,心裏大恨之餘,也覺得有些棘手。沒弄清楊東軒的底氣在哪裏之前,有些事情確實不宜就做,否則,只有自己喫虧。今天本想好好抖一下威風,讓他在城南區無法立足,成爲笑話,誰知弄巧成拙反而讓自己受不少的苦,今天的事情會不會傳開還是兩說。真傳開了,傳到田盛耳裏,他會有什麼態度?
才說幾句話,樓下有人說可以開飯了。田志豪聽到,看着楊東軒。楊東軒說,“周老師、劉老、熊區長、趙主任,下面已經做好飯了,我們是不是邊喫邊聊?冷了菜就變味道了。”
“好。”周瑾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