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肆千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芙蓉女 !
熱門推薦:、 、 、 、 、 、 、
每次去上工,遇着鄉里鄉親扛鋤頭舞耙子的,大家便會開玩笑道:“芙蓉,你家地都快閒出病來了。”或有上點心的,便放下鋤頭語重心長的指導幾句,教芙蓉如何播種子,上化肥,除草,打農藥,芙蓉一一聽着,卻只能轉頭便忘,就是自己真學會了,也不見得能種三畝田。
種田這活,要靠天喫飯,比如種麥子,冬天下雪便最好,年後便要晴天,若麥子抽了節,結了穗子,變黃要收割時下起連綿大雨,麥子無法及時收進倉裏,便會爛了黴了,或者在地裏都有可能發芽。若種玉米,便要求矮時下些雨,結的玉米棒子才大,而等到結棒子的時候,就不能下連場的雨,不然玉米棒子便會發黑髮黴,收成就險了。加上這時候工具落後,全是靠勞力幹活,每畝地的收成有限,如果自己爲這三畝地再僱傭了幫工,那每季的收成,還不一定能夠付幫工工錢的。
從元宵節過後,春天的氣息便濃重了,人們紛紛脫了厚實的棉襖,換上輕些的毛坎子,坎肩,或是棉袍子,這幾樣本是男人衣服的基本款式,而街上的女人,本應該穿着些鮮豔招眼的,不說粉紅小褂,繡花百褶裙子,就是蜀錦的小馬甲,明藍的事事如意肚兜,在芙蓉看來,古代也應該有的,只是事與願違。
這麼些天,她也發現了,街上的女人們雖盤着各式各樣的髮髻,什麼仙女飛天,什麼行雲流水,但在穿着上,卻都是寬袖小襖,有的一條闊腿褲,有的一條窄邊褲,一個個跟丫鬟似的,哪有什麼風情可講。
有回遇上李珍珠,芙蓉才明白了,原來離石米鎮不遠,便是懷海府。只有坐船到懷海府去,纔有時新的衣服跟鞋子可選,石米鎮布料商行只有幾家,更別提做女工衣服的。就連“春風滿”這石米鎮鼎鼎的妓院,姑娘們的衣服,很多也是在懷海府那裏買的,每每因爲來回的運費,還要多花一筆,而那徐的不好的姑娘,又沒錢去懷海府買衣服首飾的,就只有在石米鎮將就。穿諧海府三四年前的款式。而這裏開店的多半是男人,男人對女人的衣服了解的有限,所以石米鎮的女裝有價無市也就不足爲奇了,聽說只在臨街有一家鋪面,價格貴,貨又次,老闆是個男子,跟成衣店的熊老闆一樣,也是做了今天顧不得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