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聽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逢君正當時 !
安若晨從龍大的那些話裏得到了些許啓發。
他說她沒見識,話雖不中聽,卻是實話。他與她講了些律法及治罪的事,問她知不知曉,她確是不知曉。這些個都是警示。她若心裏沒底,日後逃家在外行差踏錯,被人抓了把柄,或是被人唬弄了去,確是麻煩。
他又道謀生不易,她自以爲有的一技之長根本算不得什麼。她擅長的是女兒家最不好謀生的,而其他的技藝卻又怕是比不上其他姑娘。這些她仔細想了,確是很有道理。
於是安若晨開始着手準備這些個。她陪着三妹四妹及幾位婆子丫環去寺院求籤時,特意繞到了衙府那兒,妹妹們喫茶歇腳,她卻似看風景般地將衙府門前的律鼎看了半晌。律例法規是刻在鼎上公示於衆,密密麻麻,頗費眼力。百姓鮮有識字,鮮少有人去看。安若晨圍着鼎瞧了半天,一旁候着的婆子不耐煩,安若晨只說這鼎製得極好,似是招財呈祥鎮邪之物。這語調與安之甫如出一轍,婆子也不生疑。
回去後安之甫問起小姐們外出都做了甚,花了多少錢銀,婆子如實以告。安之甫一聽銅鼎居然招財呈祥鎮邪,將安若晨喚了來。安若晨虛虛實實,真假夾雜一通說,從爲何鼎爲祭神之具到爲何言說一言九鼎,再到香爐供神,廟院衙府前全都有大鼎等等,就連鼎上花紋皆有講究。安之甫自然是沒想到女兒關切的是律例法條,信以爲真。喚來僕役,去訂個金鼎,要擺在店中招財。
安若晨回房,細細背誦律例。哪些事當爲不當爲,會有何後果,她心裏稍稍有數。
之後安若晨又以爲自己繡些喜物爲由,由婆子丫環陪着去了繡坊,與繡娘們說話談笑。套問入工坊的一些規矩,其它城縣是否也是這般。若進不得工坊的,繡娘們如何過活等等。那幾日她跟着繡娘又學了些繡工,回到家來繡帕子繡衣裳。安之甫及各房都以爲她在爲自己的出嫁做準備,倒也是沒多留心。
安若晨打聽的另一件事,是籍薄文書和規矩。她問管事婆子,她嫁到了福安縣,是不是婚書與籍薄文書一道拿着。婆子笑她,將這裏頭的規矩仔細講與她聽。婆子管着買賣奴僕些事,這裏頭的門道倒也是清楚。安若晨東扯西問,倒也是弄了個明白。
原來,想要離家,她不知道的事還太多了。從前她全不知曉,當真是愚笨的。龍將軍教導了她這些,卻也不知他說給她機會是要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