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竊隋好駙馬 !
許紹,字嗣宗,祖籍河北高陽,安州安陸人。☆→頂☆→☆→☆→,
不要懷疑,隋朝時候的安州安陸,就是後世湖北省的安陸市,所以許紹出生的時候,就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了。那麼,既然他的祖籍是河北的,他的父輩怎麼會千里迢迢到湖北來生下他呢?那是因爲他祖父許弘與父親許法光,都擔任過楚州(北周時的楚州,不是後來的楚州,唐朝以後的楚州是淮安)刺史。也就是,許紹是以一個從北方而來的官三代的身份,留在荊楚之地的。
許紹一家和李淵一家的交情源遠流長,要上溯到北周時候——也就是,在隋朝還沒建國的時候,李、許兩家就已經是世交了。北周宇文覺在位時,當時南方還是梁朝,安州是北周與梁朝的邊境要地,李淵的父親李昞當時被任命爲安州總管,而許紹的父親許法光爲楚州刺史,同爲防備荊楚地區梁軍的要員,份屬同僚,彼此合作了多年。當時李淵和許紹都還是總角之年,有十年同窗讀書之誼,故而交情匪淺——後世所謂三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漂過倡,一起同過窗,何況古人比後人更看重同窗交情。
蕭銑和裴矩此前沒有注意到這個許紹的動向,主要還是因爲許紹的僞裝做得比較好:在李淵起兵之後、楊廣被殺之前的那段時間差裏,許紹擔任夷陵通守一直很是安分,絲毫沒有響應李淵的徵兆,而是繼續對大隋朝廷效忠。等到楊廣死了,蕭銑、李淵和王世充分別擁立僞帝之後,許紹雖然沒有投靠蕭銑,卻也一直尊奉東都王世充所擁立的那個越王楊侗爲主,沒有尊奉李淵擁立的楊侑。這層僞裝。一度騙過了外人,讓人以爲他真的已經不重視和李淵的同窗之誼了。
蕭銑上輩子的歷史只能學得馬馬虎虎,隋末那些一二線牛人他當然瞭解,但是這個許紹在他前世的知識裏面只能是空白——畢竟隋唐演義裏面,大梁皇帝蕭銑是被唐將秦瓊直接一句話帶過刷了人頭,正史也只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二的趙郡王李孝恭事蹟裏頭提到過一嘴。李孝恭帶着李靖滅了蕭銑。至於怎麼滅的,李孝恭滅梁之前的那兩年,唐軍是怎麼撐過來的,那些泛泛而談的二把刀歷史書根本不會詳述,蕭銑上輩子理科生出身的經歷自然也不會去研究了。
其實吧,稍微往深處想想也就可以明白了——歷史上的蕭銑,在江陵直接起兵,比如今的蕭銑在丹陽建都來,雖然地盤了。可是距離蜀地可是近了很多——江陵之地,只要通過“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長江三峽,直接就入川了,以隋末蜀地的富庶繁華,蕭銑怎麼可能想不到奪取這塊大肥肉呢?
所以,歷史的真相就是,平行時空的那個蕭銑試圖奪取了,真的出兵了。但是沒打下來。一開始,他沒有提防許紹。貿然進兵,然後第一次出兵的部隊就被猝然發難的夷陵通守許紹斷了後路,大敗虧輸,折損了很大一筆本錢。後來雖然重整軍隊,可惜始終被堵住了長江三峽出口要害的許紹給扼住了命門,不得突破。足足在這個方向上被拖住了兩年多。許紹一直撐到北方劉武周、薛舉等軍閥覆滅,都沒讓蕭銑越過長江三峽一步,等到了李孝恭和李靖的大軍入川,最後反撲滅梁。
不得不,這實在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可惜歷史演義上一般只詳細記載北方的戰事。所以民間對隋末南方軍閥之間的血戰了解不深罷了。可以沒有這個許紹,李淵最多隻能恢復南北朝的格局,完全不可能快速統一天下。他的天下,有半個都是許紹送給他的,這也是爲什麼許紹後來在從軍南征過程中病死了,李淵要追封許紹爲荊州都督——要是蜀地到了南朝政權手上,那妥妥的就是南北對峙的局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