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成宮內——大隋時候輝煌的仁壽宮,如今也改名成了九成宮。
李淵在兩儀殿裏頭,照例召見了裴寂劉文靜等文臣,商討軍情應對方略。
“陛下,昨日秦王回報。兩個月前薛舉病死軍中之後,其子薛仁果年少威淺,急於速勝立威,故而急切求戰。秦王探明敵情後,以敵進我守之勢,固守淺水原以西涇陽的高墌城,相持以疲敝敵軍。薛仁果軍多是隴西甘涼人士,戰馬衆多,騎射悍勇,甲冑不完;然頓兵堅城之下。不得不棄弓馬,仗刀盾,與朝廷大軍相持。
凡六十餘日。薛仁果軍頓於一地,無遊牧劫掠之獲,軍糧漸乏,士氣低落。薛仁果麾下突厥將領梁胡郎因其部族本非薛仁果嫡系在薛仁果軍軍糧漸乏時,被額外剋扣軍糧,甚於其他諸部,故而不忿,倒戈投降秦王。秦王趁機出城反擊,於敵不備時大破薛仁果軍;又有薛仁果麾下胡將渾乾等臨戰不敵。陣前投誠。薛仁果全軍潰散,被秦王包圍於涇陽城內。
據秦王奏報。言薛仁果軍已無餘力,外無援兵。定然不日可破。然涇陽城池堅厚,若是強攻,我軍只怕死傷不少;既然薛仁果軍素以劫掠維生,不事積貯,不如以圍困絕糧之法,徐徐圖之,數月之內,待其糧盡,必然可以擒斬薛仁果。只是要實行此法,還需朝廷從太倉再額外撥付秦王數月糧草,免得我軍軍需先於薛仁果軍出現不濟——以上諸般奏請,還望陛下聖裁。”
李淵耐着性子,端坐在龍椅上等裴寂說完,轉過去看劉文靜,問道:“先生對此事如何看來?秦王奏請相持,是否太緩?李密新降,荊北之地,還有一些州郡在我大唐與僞梁僞鄭之間搖擺,雖然李密這顆棋子在朕手中,可惜若是沒有大軍跟進,這些地方難免被梁鄭削奪一些。我大軍主力如此被牽制在隴西,痛失開拓良機,豈不可惜?
更別說除了李密之外,此先夷陵通守許紹幾次三番前來告急,說是秭歸已經城破,安陸許氏死守,死傷慘重。而瞿塘峽口的夔州等處,也已經遭到梁軍攻打,多次請求朝廷大軍入川,只是建成世民分別牽制於劉武周薛舉,無餘兵可用。如今既然薛仁果已經不足爲慮,難道就沒有法子抽調一些兵馬馳援別的方向不成?”
劉文靜和李世民的交情也是不錯的,至少好過和太子李建成的關係。對於李世民請求相持,劉文靜自然心知肚明其原因:李世民無非是不想他手下帶了一年多的這支嫡系部隊受到太重的傷亡損失,所以寧可大唐的全局發展速度略慢一些,也要打得穩妥一些。大唐成形以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因爲皇子都在外帶兵,已經儼然有了軍中派系,秦王的部隊只聽秦王的,太子的部隊只聽太子的,同樣是爲了大唐的天下征戰,卻也不希望由自己的部隊來啃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