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縣試(六) (第1/5頁)
人生若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縣試在每個縣城都有考場,基本上都是考四場或者五場,這個是可以由縣官來決定的,他們戴河鎮的縣太爺的決定就是四場,倒是免了考生們再折騰一次。
第四場考試的內容與前幾場都有些不同,背誦默寫在這一場不再重要,主要集中在經文、詩賦、姘文這幾大塊,遇到什麼題目就得看縣官的心思了。
趙九福先翻開考題看了起來,題目一目瞭然十分簡單,《驥不勝其力》,簡簡單單的五個字,但他們要寫出來的內容可不止五個字。
驥不勝其力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原文應該是“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應該就是,“孔子說:‘稱千里馬叫驥,並不是讚美它的力氣,而是讚美它的品德。’”
往後衍生一下,論語集註中尹氏曾經說過:“驥雖有力,其稱在德。人有才而無德,則亦奚足尚哉?”這話就直接將千里馬拋開,圍繞着人的品德來說話了。
趙九福估摸着縣官的性格,對人的品德肯定也是十分看重的,他略一思索就決定從驥,善馬名,一日能行千里。然所以稱驥,非以其力能行遠,乃以其德行調良,與人意相和諧。人之才德兼有,其所以稱必在德。然亦有無才之德,不能行遠,終是駑馬,性雖調良,不獲驥稱,入手,頌揚一下人之品德的重要性。
剛剛開始起草呢,趙九福忽然發現有人走到了自己的考棚前,縣試考場十分簡陋,考棚自然也是沒有遮擋的,但凡有人從門前走過都能看見。
但是這一次過來的人不是巡視的衙役,而是縣官帶着兩人慢悠悠的踱步,也不知道是不是趙九福的年紀在考場裏頭十分顯眼,他走到趙九福這邊就停了下來。
趙九福拿着毛筆的手微微一頓,這種時候他自然是不用起來行禮的,想了想全當是沒注意有人就在面前繼續開始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