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快就聚集了十幾個工匠過來,工匠們爲朱由校演示了一下他們製作琉璃瓦的過程,這些工匠的手藝很巧,琉璃瓶什麼都能造。不過琉璃瓶多是用來陪葬用和修建宮殿用的,看起來確實比較好看。
中國這種文明,對玻璃飲食器皿沒有什麼需求,因爲已經有瓷器了。所以自古以來,琉璃的應用不廣泛,所以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出透明色的玻璃。再加上琉璃是皇家專用,民間不能擅自使用琉璃,自然也就沒什麼發展。
在皇城的兵仗局裏,這十幾個工匠在朱由校的指導下,開始對玻璃進行深入的研發工作。十幾個工匠很受皇帝重視,他們也都極爲激動,想要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
第一天他們就通過石英砂和純鹼燒製出了玻璃,但玻璃是綠色的。朱由校看過之後,知道這綠色實際上是含有少量的鐵導致的。在加入二氧化錳以後,原來的二價鐵變成三價鐵顯黃色,而四價錳被還原成三價錳呈紫色。光學上,黃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補,混合在一起成爲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
還需要錳礦石,明代礦場很多,錳礦石很容易就第二天就收集了一大堆過來。當天朱由校在養心殿聽完孫承宗講課之後,便和李進忠,以及身邊兩個大內高手一同來到了兵仗局和工匠們一起做起了實驗。
工匠們通過不斷的加入不同分量的錳礦進行實驗,黃色和紫色的玻璃都已經被工匠們很順利的製造了出來。
僅僅第三天,透明玻璃就被成功的研究出來了。工匠們用吹氣法,製造出了巴掌大的平板玻璃。接着貼上錫箔,再澆上水銀,一面鏡子就製造出來了。不過這並不算完工了,工匠們開始製作鏡框。
不同於歐洲的鏡框,中國的鏡框的樣式自然是傳統元素,並且是用木頭作爲鏡框材料。工匠們的雕工極爲精巧,一個個精美的梳妝鏡就這樣被製造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