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後世的中國,則是重新與西方人爭奪生產中心的地位,後世的中國也成功的將生產型帝國體系重新建立了起來。
此時的大明,只要繼續存在下去,歐洲人就不可能崛起,因爲他們不可能成爲世界的生產中心,他們頂多靠海盜搶劫一些商船,對於歐洲的崛起沒有一點卵用。
而且朱由校此時也想明白了,以華夏種族的這種先天優勢,即便他現在把蒸汽機的技術送給歐洲人,歐洲人也不可能崛起,因爲歐洲人的勞動力素質遠遠不如華夏,只要大明還在向世界輸出商品,他們就永遠不可能靠工業崛起。因爲他們商品,註定競爭不過大明的商品。
經過朱由校這些年大力發展海洋貿易,大明此時已經不僅僅是世界的生產中心,同樣也正在向世界的運輸中心發展。大明不僅自己生產商品,而且自己運往世界各地銷售。不像之前農業全球化時期,是由擅長詐騙的中東人,以及什麼蒙古之類的軍事貿易集團來負責貿易中專。
相當於大明不僅自己生產,而且還自己跑運輸,自己賺貿易差價。
這種模式的吸金能力更強,而蠻夷在生產技術上遠遠落後於大明,現在中間差價又被大明賺取了,結果就很明顯了,那些蠻夷會越來越窮,最後變得沒有錢再購買大明的商品。
歷史上所發生的種種事件都告訴我們,那些蠻夷一旦窮瘋了,就會跑到生產中心來掠奪一番。說白了就是沒錢還想做生意,華夏不和他們做生意,他們就跑來搶劫。
這些年大明的對外貿易規模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和歐洲人的貿易。不過這也讓朱由校意識到,大明遲早會和蠻夷發生軍事衝突,那些蠻夷沒錢做生意的時候,必然會對大明動歪腦筋。
所以天啓十五年,又有十艘4000噸級的戰艦下水列裝,這是朱由校爲接下來的海上衝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