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的輕重工業,在天啓十五年齊頭並進,產生了強大的經濟活力。而對於原材料的需求,確實也是十分巨大的。
天啓十五年大明在西域的擴張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已經把移民的步伐邁進到了西亞草原,在後世的哈薩克斯坦境內也發展了灌溉農業,大量種植棉花,西域和西亞草原上種植的棉花,通過鐵路運回了關內。特別是隨着棉花價格上漲,加上朝廷給棉農們發放的生產補貼,棉農收入非常可觀。
同時在蒙古草原,草原牧業也發展得非常不錯,蒙古牧民已經全部定居了下來,不再是採取遊牧的方式生活,同樣的蒙古這個過去的軍事貿易集團,此時也完全消亡了,變成了純粹的放牧民族,自然也就不需要軍事了。
蒙古牧民每年能爲大明產出大量的原材料,羊毛、皮革等等,從而換取到大明的商品、糧食,受災的時候還有大明官方的救助,日子是過得很安穩了。而且這個模式能夠很好的持續下去,因爲蒙古的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朱由校在蒙古推廣黃教收效甚好。
人口得到控制,意味着蒙古牧民的牧場是夠用的,不會因爲人口的增長而變得草場不足。
同時大明在澳洲,也開闢了大量的牧場,同樣產出了大量的羊毛、皮革。而在澳洲東南部,還有小麥種植業,如今的澳洲經過多年的移民,開發上面已經初具規模。隨着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原材料生產活動也在加速擴張。
東南亞地區,則是一個被大明深度殖民的地區,這裏也因爲大量大明百姓的開發,種植了越來越龐大的熱帶經濟作物,同樣爲大明的工業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資源。
一個龐大的分工體系已經逐漸產生,本土北方以重工業爲主,南方以輕工業爲主。而在農業生產方面,又分生產商品糧、牧業、棉花等經濟作物的地區,全國經濟基本上完成分工生產,不過這個體系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同時與外部的分工,則是大明提供工業商品,而其他國家爲大明提供原材料、貴金屬等等財富。
大明用可以快速製造的工業商品,換取到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其他需要付出更多勞動才能生產出來的商品,整體財富就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