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此甚好。”朱由校點頭道,他之所以要在南方儘快修成鐵路網,主要是爲了發展工商業,如此一來稅收增長速度就很快了。
至於農業方面的稅收,全國改革之後,撐死就是3億元不到。此時朝廷這三十多億的稅收,主力還是國企納稅,再加上國企上繳的紅利。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還是因爲北方重工業體系已經形成,並且在採礦、鋼鐵、機械製造等方面開始形成較大規模。當然也離不開,商品的出口。
天啓十五年,大明出口的商品再度增長,特別是對印度的商品輸出。出口的鋼鐵製品,基本上都是國企鍊鋼廠的鋼鐵所製造的產品。廣東佛山一帶的鐵鍋什麼的,現在都競爭不過北方國企製造。這些都是技術進步,帶來的龐大紅利。
北方重工業是起來了,南方的輕工業只要有了鐵路網和蒸汽機等技術的應用,也能迅速繁榮起來。
相比之下,輕工業是徹底向民資開放的一個產業,民資進入的門檻也比較低。而重工業同樣也對民資開放,但是重工業週期長、見效慢,利潤又沒那麼高,民資通常不願意投資。
但是重工業的一個好處就是更穩定,不論怎麼發展,重工業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值錢的,都是實打實的重資產運作。而且利潤雖然沒輕工業那麼高,但是規模卻是可以做得很大。所以這個領域主要還是國企爲主力軍,朝廷現在也有這個資本發展重工業。
南方的輕工業一旦發展起來,老百姓的民生也就會進一步的得到改善。重工業主要是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作用明顯,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質量更明顯的還是輕工業商品。
現階段朱由校的經濟發展思路,就是通過發展生產力,同時由朝廷出錢建設各種民用基礎設施以帶動就業,老百姓有了收入就能消費商品,工商業就進一步發展,工商業的發展又帶動就業。
特別是在這樣年景好的時候,更應該建設民用基礎設施,而不是把錢浪費在一些戰爭方面。
儘管現在朱由校正在籌劃對全球的殖民體系,但並不意味着朱由校會往裏面投入太多的費用,在軍事武器還沒有發展上去的時候,大明更應該發展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