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延平的這番別有含義的話,楊震聽了微微一笑,卻是並沒有點出來。他知道,遠離中央,原來一直服從莫斯科代表團指揮的抗聯之中路線鬥爭也很激烈。
有些人經常給人扣一些這個主義,那個主義的帽子,而這些帽子無一不大的嚇人。通常只要一被扣上這些帽子,無論你的職務多高,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自己一句無心的教條主義,可能引起了李延平一些不太愉快的回憶。
楊震繞開了那句教條主義者的話題之後,對這眼前的幾個人道:“關內外的最大區別是什麼?便是人口的密度。關內大部分地區的一個小縣的人口也要超過關外的一個大縣,甚至北滿地區幾個縣的人口數量總和。地廣人稀,尤其是這北滿地區的人口數量嚴重不足,是關內外一個最明顯的區別。”
“而整個東北的人口又主要集中在日僞軍,尤其是日軍控制最嚴密的南滿,特別是遼寧一帶。我們現在所處的北滿,人口密度太稀少了,一個縣不過數萬人口。人煙稀少,對於我們來說,不單單擴充兵員困難,而且補給、生存都很困難。”
“而且人口少,更是方便了鬼子執行歸屯並戶,,以切斷我們與老百姓之間聯繫,將我們困死、餓死、凍死在深山老林中的計策。”
“第二,便是這交通。關內雖面積遠大於關外,但這的鐵路密度卻是遠不能於關外相比的。自日俄戰爭後,日本人在關外苦心經營多年,修建了不少的鐵路。再加上以前沙俄修建的部分鐵路,東北鐵路密度幾乎遠高於關內鐵路總長之和。”
“鐵路密度大,不僅僅小鬼子調兵方便,而且他們可以以各個鐵路線爲分界,將我們活動的區域分割成互不相連,面積狹小的一塊塊小的遊擊根據地。極大的限制了我們的活動範圍,也給起對我們的圍剿帶來極大的便利。”
“還有就是不利的氣候。在東北,尤其是在這中國最北面的北滿地區,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很常見。這種酷寒的天氣,在關內是根本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