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震的這番話,郭炳勳微微遲疑了一下後才道:“一號,如果戰爭真的快要結束了,我想在戰後辭去東北軍區兼抗聯參謀長的職務,去辦一所像法國聖西爾軍校那樣的軍事學校。這些年的戰爭打下來,我感覺我們最缺乏的不是飛機、大炮,而是一個系統的、正規的軍事教育體系。”
“儘管您想盡辦法,組建了各種教導隊、培訓班,以及軍事學校。但各級幹部培訓時間還是太短,與其說軍事學校,還不如說是速成培訓班。部隊一直在擴編,一場大戰下來基層幹部傷亡很大,只能加快培訓步伐。”
“自從擔任這個參謀長以來,我一直在想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建設一個法國聖西爾軍校,那樣的真正軍校。對我們的基層軍事指揮員,進行系統、正規的培養,而不是現在這種速成班外加文化補習學校一類的軍校。”
“而且這幾年的大戰下來,我這個參謀長已經是精疲力竭、心力交瘁。在對日戰爭結束後去辦一所軍校,即可以一圓自己的夢想,解決部隊中存在的最大難題,同時也讓自己可以休息、休息。”
郭炳勳的這個想法,楊震瞭然的點了點頭道:“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在中央期間,與主席和老總都研究過。隨着我軍的裝備水平上升,以及編制越來越大。原有的基層幹部,無論是能力和水平都已經滿足不了需要。”
“中央的意思還是以蘇爲師,成立各種軍事政治學校,加快乾部的培養進程。以滿足部隊裝備水平上升,對基層指揮員的需要,重點就是航空兵、裝甲兵和炮兵一類的技術軍兵種院校。你有這個想法,我可以去和中央爭取。”
楊震提出的要學習蘇聯軍事教育體系的思路,郭炳勳道:“一號,我很不贊同蘇式劃分過細的軍事教育理念。誠然,我們沒有歐美那種大學軍官後備團的補充教育體系。在一個大學生異常寶貴的國家,我們至少在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建立這種體系。”
“但我還是傾向於培養歐美那樣的全科培養體系,而不是單純的以兵種劃分。您也知道步兵與炮兵和裝甲兵,在戰場上的劃分並不是那麼完全清晰。炮兵軍官如果不懂步兵戰術,怎麼能配合步兵作戰?步兵指揮員如果對炮兵戰術一知半解,怎麼能充分利用炮火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