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抗日之我爲戰神 !
在江淮戰役完成之後,中央對關內各大戰略區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撤銷原來的淮南、淮北、蘇北、蘇中軍區,將四個軍區統一整編爲江淮軍區,以新四軍軍部組成江淮軍區司令部。由陳翰章擔任江淮軍區司令員兼新四軍軍長,新四軍原來的代軍長轉任政委。
抗聯調進關的坦克部隊,在完成江淮作戰之後。一部就地編入江淮軍區,一部則調到石門,航空兵的配備則以江淮軍區和平津沿線爲主。此次整編之後,江淮軍區已經成爲關內各大戰略區之中兵力和配置,僅次於擔任總預備隊的晉察冀軍區。
對於入關部隊被成建制的改爲新四軍,楊震也只能搖頭苦笑。實際楊震認爲如果將晉察冀軍區部隊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南下與新四軍和編,抗聯進關部隊完成江淮作戰之後,分別部署晉察冀與山東軍區,擔任關內全軍總預備隊效果會更好一些。
但楊震也明白,在這件事情上自己還是不插言的爲好。中央這麼部署,肯定是有中央的意圖和想法。所處的環境和地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中央將抗聯部隊與新四軍和編,應該更多的還是考慮江淮周邊的整體形勢。
至少眼下在中國戰場,對僅剩下江南一隅外加臺灣的中國派遣軍,可以保持足夠的威懾力的同時。也對其他方向,同樣保持着足夠的威懾力。最關鍵的是江淮之地,雖說眼下正受到黃河的侵害,但相對於華北來說要富庶的多,也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大軍的供應。
此次收復江淮加上冀中以及山東的產糧區,讓關內老區的負擔基本上可以下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如果黃河三角洲地區在開墾出來,按照目前的墾荒速度來看,這個比例更是可以再降低一些。
不過中央也考慮到東北的開發問題,在江淮戰役完成後。從新四軍和山東軍區,調往東北一批部隊,成建制的轉爲農業部隊,加快對遼河三角洲的開發。而山東軍區也加大了對黃河河口的屯墾力度,以儘可能的減輕關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