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路不通,楊帆只能夠選擇繞路,他記得從一個博彩站的右側的小巷中繞過去,也能夠回家。
經過博彩站的時候,看到那裏人頭攢動,不少彩民乾脆在馬路上大聲說話,談論自己的博彩精,楊帆不得不下車推行。
英國人好賭,這是全歐洲人公認的。有人說,英國人對待賭博就像是每天要喫飯一樣,一頓也不能少。
有人說英國人對待賭博就像每天要喫的飯一樣,一頓也不能少。更有甚者,乾脆把賭博親切地叫做第四餐——精神之餐,雖然此說法未免有些誇張,但事實也的確如此。由於博彩業在英國屬於合法產業,所以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或多或少花些錢在賭博上。而且,英國的那些博彩項目真可謂是豐富多彩,可以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賭不了的”。對於英國人來說,只要世上有的東西或事情都可以拿來賭博,從最普遍的足球比賽到賽馬、賽狗,從賭撲克、輪盤到賭老虎機,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甚至連“聖誕節當天會不會下雪”都會被用來當作賭博的項目。
看過美國電視熱播劇《老友記》的人肯定知道,那六個老友們爲了三億美元的強力球樂透獎金,特地買了幾十張彩票,結果被折騰得精疲力竭,洋相百出。其實,樂透彩票在英國也同樣極受歡迎。曾有段時間,英國的樂透彩票的獎金已經積累到了千萬英鎊,引得人們爭相購買,就連楊帆住處所在的社區的一個八十幾歲的jenny老太太都駕車趕到附近的orrs超市去買了幾注。這些人的想法很簡單實在,說不定千萬英鎊的好運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呢,爲此花點小錢、試試自己的運氣也值得。
老百姓喜歡賭博,名人更是如此,特別是那些日進斗金的足球明星們。從基岡時代開始,英國的足球明星們賭牌、賭馬的新聞就屢屢見諸報端,而最出名的就屬那個曾在2006年世界盃上“染紅”的魯尼了。在去年的世界盃開始前,他竟然因豪賭欠下了70萬英鎊的鉅債!當時,英國的各大報紙的頭條全部被這位英格蘭國家隊前鋒所佔據,誰也沒有想到,憨頭憨腦的他竟然是個十足的“老賭徒”。據一位機場的工作者透露,在一次爲魯尼的箱子進行x光安檢的時候,竟然發現整個箱子裏並不是隨身帶的衣物或者生活用品,而是滿滿一箱子籌碼!其實,球星們好賭在英國根本不算什麼醜聞,因爲賭博是英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許有人會問,英國人爲什麼會如此癡狂於賭博呢?我想,這個恐怕要歸罪於英國貧乏的娛樂環境。與國內相比,英國的消遣娛樂項目只能用“少得可憐”來形容。很多中國人到了英國之後都會抱怨這裏的生活太平淡,太無聊,特別是到了晚上,感覺無所事事。在英國,每天下午五點一到,街面上的店鋪全部準時關門,早上還熱鬧非凡的商業步行街瞬間變得空空如也,只剩下酒吧和餐館門前的燈還亮着,人們除了去酒吧喝酒聊天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娛樂項目。每週僅有的幾場足球比賽也很難滿足英國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求刺激的渴望。?此,賭博當之無愧地成爲了人們追求刺激的首選。
雖然賭博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其潛在的危害也不容忽視。很多英國人賭博上癮,欠下鉅債而無法脫身,有的甚至因爲賭博而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其實,在英國的賭場中也不乏中國面孔。由於耐不住寂寞和誘惑,有些留學生把家裏給的學費甚至生活費全部花在了購買花花綠綠的籌碼上,殊不知一時的刺激可能會毀掉自己的大好前途,也會毀掉父母們?期望。楊帆就知道的一箇中國學生,因爲賭球輸掉了幾千英鎊,爲了償還欠款一天要打好幾份工,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喫,最後得了胃病只好回到國內就醫。在英國像他這種情況的留學生絕對不在少數。
也正是因爲此,楊帆對於賭博是敬而遠之的。不過,身處這個愛好賭博的國度,他的身邊不乏‘賭鬼’。
楊帆在體育場酒吧的同事和好友萊爾就是一個‘老賭徒’,他每天都會去買上兩注,雷打不動,一注是守號的,固定的數字,另外一注就是隨機的。每天覺得哪一串號碼比較順眼,就買下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