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昨天,在我工作的雜誌社,我和我同事猜測我耳朵裏到底是什麼東西:黃蜂?蜘蛛?螞蟻?蜈蚣?一位從事寫作並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朋友猜到了一種昆蟲:吉丁蟲。”
“他猜對了。”
“耳鼻喉專家從我耳朵裏掏出的蟲子比日本甲蟲稍微大些———外形一樣,但顏色是深棕色的。沒金屬外殼。金龜子,我嚇壞了。”
“我確信我的耳膜沒受損。耳膜如同原樣,薄有彈性。即使受損或撕裂,幾天內是可以痊癒的。醫生解釋了爲何單單輕拍內耳會如此疼痛的原因:有四個顱神經控制耳道。並把所有的感應信息傳遞給大腦。如果稍有刺激,薄薄的皮膚就會有超負荷的感應。”
“其中一位耳鼻喉專家建議,如果這種現象有可能再發生的話。可以往耳朵裏灌些油,起到潤滑的作用且可以殺死昆蟲。如果沒有這些油?水或50/50水和酒精的混合液體、或水和過氧化氫都會有用的。有時,可用拔毛鉗把蟲子鉗出來。他說,如果拔毛鉗放入的太深,會有傷及耳膜的危險。而且,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蟲子掏出來,不管怎樣,得去醫院。”
“我帶着用塑料袋裹住的甲蟲上路,把它扔到垃圾桶。昆蟲學家對其種類的簽定最爲可靠。手裏拎的這玩意兒——有些臭——但對我已沒影響了。後來,當我把這隻蟲子描述給一位行家時,他僅能確定是一隻聖甲蟲。我問他,聖甲蟲如何能撕咬我的耳膜,‘他們不叮咬,’他解釋說,聖甲蟲用它的腿和爪子損傷人的耳膜。一隻大金龜能舉起是它體重50倍的物體。”
“在我們去往急診室的路上,那位醫生在給我診斷病情時,我曾問過他們有沒有將昆蟲從耳朵裏掏出來的經歷。兩名醫生說,在紐約城一家醫院實習時,他們從病人的耳道里取出了蟑螂,有個醫生回憶道:當他用力拽蟑螂時,蟑螂飛了出來,飛過他的頭頂。顯然,在佛蒙特州,飛蛾進入耳朵並不稀奇。”
“但一切都不重要了,不管怎樣,下次無論在哪兒露營,我一定要戴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