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歸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孫兒想着,徐大人爲官多年,深諳官場之道,爲人處世圓滑,身爲京官下了地方,不易打草驚蛇,他爲官清廉,定會查的清楚。”
水災的渠州,多年遲交、缺交糧稅,但渠州不發水時,氣候宜人,很適宜種莊稼,田稅又低,地方衙門應當是有稅銀稅糧的,怎麼一發水災,什麼都沒,看着百姓餓死、被雨水沖塌屋院良田,遲遲拖延等着京都發救助銀去?
元和帝如何沒懷疑過,這地方有問題,得查深查,可怎麼查,派誰去,度又在哪裏。他坐高堂太久,地方上勾結沆瀣一氣,他下令拿了替罪羊倒是簡單。
水災之後,渠州自請摺子,已經推了替罪羊出來了。
殺了,可百姓日子還是一如既往。
得連根拔起,元和帝又顧慮,怕牽扯深了,打的狠了,會累及無辜百姓,渠州官場也會動盪……
歷延年看出聖上顧慮,想到太師說的中庸、仁君,皇爺爺想做百姓、官員稱讚的仁君,求全不如求一,但不是他當皇帝。
便只能說:“先賑災救百姓,次之查渠州。”
元和帝目光欣慰的看孫兒,孫兒心腸柔和,記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