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丑稱兄,是對高遠的感恩。
高遠正說與這位河北名將拉拉交情,堂上就傳來辯論之聲。原來是袁紹手下謀士,爲今後的軍事戰略起了爭執。
袁紹集團手下有三個派系,不分先後,第一個派系是追隨袁紹最早的南陽派,代表人物就是許攸和逢紀。第二個派系就是潁川派,代表人物就是郭圖和辛評,其實潁川派系還有兩個牛人,荀彧和郭嘉,然而兩人看出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先後離開。
郭嘉有一句話道出了根本原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
意思是說:袁紹不會用人,因此白白浪費了學習周公後雲集麾下的人才。袁紹爲人雖然想得事情多,但件件不得要領。件件事情琢磨出來的辦法多,但做不出取捨。與這樣的一個人成就大業,太困難了。
而第三個派系,其實並沒有第三派系,其實就是前兩個派系自己定性的第三派系。這第三派系,就是河北本土派,代表人物田豐、沮授。田豐、沮授是公認的高才之士,剛直不阿,不進讒言,從不拉幫結派。
南陽派和潁川派都是外地人,而袁紹的根基卻是在河北。所以,未免被排擠出核心,他們自然而然的合力打擊本土派系。田豐已經下了大牢,沮授的兵權也被兩派分去許多。在袁紹死後,郭圖等人更是變本加厲,爲了爭權奪利,不惜分裂河北集團。
“派系鬥爭太殘酷了,生生將這個時期最強大的集團鬥沒了。”高遠不禁想到。然而,這也與袁紹用人不當有着巨大的關係,這對高遠是一個警示。
這時,有人進入堂中,高遠側身望去,便見走進來一人,雙手過膝,雙耳垂肩,是一位溫文爾雅的中年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