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比城市過年的氛圍,農村裏過年是氣氛更加熱鬧更有年味的。
隨着除夕夜越來越近,隔着臨江市四個多小時車程名爲花峒村的掉地方,家家墨色的屋檐下都掛起了大紅燈籠,灰白的牆面上串起了喜氣的紅辣椒,孩子們換上了漂亮的新衣服三五成羣在村中小道跑過,燻魚,醃肉,肉火腿,殺雞,殺鴨,宰大豬,家家戶戶都忙得熱火朝天,期待着幾日後的團圓之夜!
村口老周家的三個兒女這幾日都陸陸續續回來了,村尾老錢家的孫兒孫女早已和村子裏的孩子打成了一片,村子西面新修的三層小樓房裏,年過六旬依舊精神矍鑠的王翠鳳傍晚時分從屋子裏出來收拾晾曬的被絮,健步如飛。
這些年王翠鳳過得很不錯,兩個兒子安建邦安建國都在臨江安了家,逢年過節大把的零用錢往家寄,她已經很久沒有過過省喫儉用的日子了。
前年的時候大兒子建邦在她的提議下翻修了家裏的老屋。其實如今家中常年都都只有她一個人住,修個三層的樓房冷冷清清還要費事打掃,根本就不實用。
但是王翠鳳好大喜功愛炫耀慣了,一個別人光是看看她嘴皮子都不用動一下就能叫人羨慕不已的家當然是必備品!
前年年後家裏就動了工,前院後院果樹園子養雞圍臺按照要求都給修了個遍,只是家裏翻修之後她再也沒有種過地養過雞,人就是這樣,說懶就懶下來了,而且她這樣的身份,本也不再需要做這些個農活。
王翠鳳捧着被絮進屋的時候,屋子裏兩個平時想好的小姐妹張玉蓮和何桂芝都已經準備回去。
夕陽西下家家戶戶都繞上的炊煙,張玉蓮家的孫兒後日就回來了她惦記着打玉米糕,何桂芝則是明天要和老頭一同去趕集東西還沒準備好,兩人見王翠鳳進屋了起身告辭,王翠鳳瞬間就不樂意了。
“怎麼這就回去了啊,話不是還沒說完麼,今晚你們就留在我這兒喫飯?我家建國上月託人給寄的醃菜味道可好,我們一次喫了再看會兒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