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草喫嫩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蚌珠兒 !
卻說, 顧茂丙在邊關養了多年的戰馬,如今總算有了成績, 因此打今年春分那時候起,他便帶着下面的小奴, 家將趕着足有千匹的上等雜交駿馬,自西疆央勃關送至上京。
那一路的辛苦自然不用多說,偏偏顧茂丙是個跑偏的性子,旁人問他,他只是笑笑,從不說他所經歷的那些辛苦,一切理所當然。當初小叔叔叫他養馬, 他就去了。他無牽無掛, 不過是戲文裏的閒暇散人一個,他從不覺着自己是有大出息的人。
阿潤倒是很欣賞顧昭這個侄兒,他覺着想必阿昭叫這個小傢伙去死,他也二話不說的就去死。有時候姓顧的血統那是正常人所無法理解的。
成羣的戰馬運回上京, 一路顛簸死於各種原因的足有兩百多匹, 這些死亡也給今後的戰馬運送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經驗資料。如今這些珍貴的馬匹就被一起養在上京郊外的大倉牧場。
當初這片足有萬畝的空地被劃歸遷丁司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出來反對,現在,戰馬一出,朝上鴉雀無聲。
顧昭修建大倉就考慮過很多今後的問題,那時候大家都覺着奇怪,因爲最初的時候顧昭養了成羣的耕牛與驢子在郊外, 每年光這個錢就是近幾十萬貫,幾十萬貫的專項投入,這對現世來說,除了戰爭撥款,這還是頭一次。最初的時候,顧昭寫了奏摺申請款項,但是,以定嬰爲首的大臣們立刻加以反對。
羊牛馬發展畜牧是好事,他們支持,可是這筆支出,國家承擔不起,誰來出?後來顧昭擺擺手,他自己出,他的俸祿,他的封邑,他家的私產收入都拿來養牲口。
因此,顧昭的大倉也有個諢號,叫牲口倉。這裏的褒義貶義自然就看人領會了。
除了養牛驢,顧昭還找了農部的人研究畜牧,開發上等的牧草飼料,還買了官奴,成批的培養這個時代的第一代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