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酒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長時間的技術發展是需要人才積累的,只靠頭部的幾個頂尖科學家,就算他們的科研水平達到了某種高度,但後方的生產和基礎材料的應用根本跟不上。
“人才啊,什麼年代都需要人才,我們的教育起步太晚,沒辦法,整個華夏九成以上還都是文盲。”趙志國也感到無力。
科學發展可不是出謀劃策的軍師,是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的。華夏幾千年來最缺的就是最基礎的教育,教育資源都集中在地主以上的階級,大部分底層百姓連識字都困難。
“聽說總部已經聯繫到了一些西方的關鍵技術人才?”錢先生問。
西方世界的大戰結束沒多久,華夏就派人去過西邊。一個被打爛的歐洲,雖然很多東西化爲灰燼,但有些知識是存在於腦子中,槍炮是無法毀滅的。
“不多,是有一批人,而且已經到了國內。”趙志國說。
其實願意來華夏的人並不多,儘管華夏願意爲他們提供庇護,也願意爲他們提供高薪,只要他們肯把知識傾囊相授,可西方人終究是西方人。
“能給我們安排幾個材料科學方面相關的人不?我們需要更耐高溫的材料。”錢先生說。
趙志國說:“你這可給我出難題了,那批人能不能參與我們的科研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