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月十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又沿着清水河往下走,等見到兩架巨型水車時,也就能看見簇綠的禾苗。
以前有人講南北兩地產的穀物,應該是南稻北麥,北邊有不少地方長不出稻子。
這話其實說來也有點對,塞北的地長不出糯稻,代替糯米的是軟糜子。但在這裏長勢極好,甚至年年作爲貢米送到國都的是粳米。
挖溝渠,架水車,引清水河裏的水灌溉,稻米一年長勢比一年好。換了糧種後,一畝能出一石多的糧。
爲此農家人早早就來伺候這片田,指望靠稻米來換粗糧,豐實自家的糧倉。
比如徐婆子,天剛露出點亮光,就先趕鴨下水,又不停歇來田裏拔稗子。
稗子和稻子極像,生在稻田裏只會擠佔稻子的生長,影響收成,不得不拔。
“妹啊,你也來拔稗子啊?”徐婆子從田裏走到田壟上,見姜青禾走來招呼她。
“不是,”姜青禾說出口都沒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