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邊王疏月並沒有覺得有絲毫的耳根子紅。她跟在曾尚平後面走到氈帳前。裏面像是才伺候飯。
曾尚平回過頭道:“姑娘候着。”說着,將她留在氈帳外,自己先恭身進去回話。
乾清宮門前的這處氈帳和她之前住的那處有些相似,都是大行皇帝喪期的陋居,並不拘什麼身份,無非是給哭靈的人累時一個歇息的地方。簡陋得很,即便不進去,王疏月也能從照在帳子上的影子中,分辨一二帳中的情景。
其實,召她入宮給福晉們寫出殯時的典禮簿子,這個旨意雖然是太后下的。但是多半也是聽了她“半個臥雲精舍”的名聲。王疏月入紫禁城以來,還從來沒有面見過太后。
太后是先帝爺皇后,出身蒙古貴族博爾濟吉特氏,是老首領嫡出女兒的,身份尊貴。以至於即便其他的妃嬪還沒有遷宮冊封,像裕貴妃這些人,都還被喚着從前的封號,對這位老孃娘,大家卻都改口稱一聲“太后娘娘”了。
她並不是賀龐的親額娘。但賀龐自幼卻是由她撫育長大的。
聽說賀龐的親額娘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包衣奴才,生了賀龐不久,就生了重病,被留在暢春園中養着,再也沒有回過宮。那會兒太后有自己的嫡子,賀龐在翊坤宮過得究竟好不好,年生過久,又敏感忌諱,除了他和太后,再沒有人敢去窺問。
大約到了賀龐二十歲那年,太子因過被廢,太后沒了嫡子的念想,才慢慢看見了自己身旁這個不聲不響的五皇子。然而別人的骨血,總隔着層什麼。平時請安問病,賀龐雖一樣不落,但太后總覺得,這個‘兒子’對她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好在,他的嫡福晉是母族中的姑娘,過了自己的眼,是個穩重好性子的女兒。
只是不好生養。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孩子,還莫名其妙地小產了,後來她身子一直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