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是。”
王授文站起身,皇帝指向他手中的書,從新開口道:
“雖說種痘是民間之法,但朕記得,當年硃紅光奏本里寫過:‘幼兒種痘後存活有十之六七。’這就已經很好了。”
王授文躬身,慎重地應道:“是,皇上,臣記得,前明末幾年,南方出了一場大疫,官宦人家有錢請醫用藥,到還能活人,貧寒之家,就只能眼睜睜地人死。那場大疫後,有些富貴之家,就依照着這本《張氏醫通》,用貧家子做這種接痘的試驗。看這本書裏提了四種種痘法:一是痘衣法:將痘瘡患者的衣服給需要接種的人穿,二是痘漿法,用棉花蘸上痘瘡的漿液,塞進被接種者的鼻孔。三是旱苗法:將收集的痘痂陰乾研成細末,用細管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孔。四是水苗法:用棉花蘸上水調的痘痂細末後,塞入被接種者的鼻孔。的確有不少人出痘後存活。所以後來,至皖南起到江浙一帶,百姓多有效行此法的。”
十二接過那本書翻了幾頁,一面道:“自我們大清入關以來,痘症就一直是宗親們的心腹大患,從前在關外,沒有這樣的病症,所以入關後才措手不及。之前皇父那一朝也是議過此類法,但是八旗各家實不肯讓自家子弟受這份苦,所以寧可把子弟送到外地避痘,也不肯在京中試驗此法。因此始終沒有推行起來。”
皇帝一手撐着案面,站起身道:“這也是躲痘。入關二十多年,八旗後嗣子孫一半折損在此症上,出症之後,只能將人遷出隔離來堵塞蔓延,朕的兄弟如此,如今,朕的兒子也是如此,說白了,都是靠天來掙命,依朕看,竟被動得很。”
王授文知道,直隸的疫症,和皇三子的事,讓皇帝動了重議推行種痘法之意。
但這件事設計宗親子弟,恐怕比當時推行耗羨歸公,還要困難。他一向信中庸之道,朕要開口說話,卻聽外面傳來何慶的慌亂的聲音。
“萬歲爺,奴才……哎喲,奴才有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