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正有可能會不平的,是那些位份相差無幾的妃嬪,可這些人,檀雅有什麼好怕的呢?
不得不再次慶幸,她沒有生在康熙後宮進人的前些年。
之後的幾日,宣妃都是帶額樂四人去太后娘娘那兒,檀雅聽說太后娘娘竟然給幾個孩子講古,興趣起來,也跟了去,就坐在孩子們後頭一起聽。
太后娘娘這一夏,身體比冬時看起來好不少,可是身體的年邁和衰弱是不可避免的,便是沒聽過御醫的確切診斷,經過去年的兇險以及今年的狀態,任誰也都猜得到,許是熬不了太久。
且極玄學的是,老人家通常都會有所預感,但太后娘娘無論何時出現在人前,都是那般沉靜慈和,三個小伴讀,多接觸幾次,也不再拘謹,和額樂一起童言童語地哄太后開懷。
皇太后喜歡她們,聽了宣妃給她們上蒙語課,勾起不少回憶,便興起談及幼時在草原上聽過看過的人和事兒,還有那些奇幻的傳說。
皇太后講古時,眼神悠遠而思念,嘴角上揚,語調舒緩平和,語速極慢,偶爾穿插幾句蒙語,還會給孩子們講其典故,既有教導又引得孩子們對科爾沁草原心生嚮往。
檀雅之所以會感興趣,是因爲老太后說的很多事情,都是沒有文字記載的,只是生於草原長於草原的人們口口相傳,許是這一代人知道,到下一代便會湮沒於時光之中。
就像宣妃,不過跟太后娘娘差了三十年時光,對於有些內容,也不甚瞭解。
檀雅常有些奇妙的想法,聽了一日,便與宣妃提議:“娘娘,太后娘娘口中那些人事,若是就此掩埋,實在太過可惜,不若咱們整理記錄下來,留給後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