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檀雅思考再三,別的多餘的都沒說,只讓胤祜也備些貨物,藉着出使的機會,沿途做些生意,“都說海商暴富,官船肯定比尋常商船要安全許多,這個賺錢的機會,錯過豈不可惜。”
胤祜卻是摸了摸鼻子,道:“額娘,兒子已經建議皇兄利用出使的官船進行貿易了,爲此皇兄將原定的三艘改成了八艘。”
這數量乍看不多,但大清對出海商船大小、載貨量、喫水排水都有規定,官船卻不在其限定內,而且因爲出使,那是越大越氣派越好,集大清目前最好的造船技藝和材料,極符合遠航條件。
其中兩艘船上還各裝了二十五門大炮,以防沿途有海盜侵襲。
大清從康熙時期便重視火器,大量製造,雍正更是認爲火器乃是緊要利器,每年都要製造數十門火炮,這兩艘商船上的火炮數量,幾乎是大清此時一年之造。
單這兩艘裝載大炮的巨艇,因時間緊迫,要求高,其耗資之巨,費人力之艱難,以至於造船期間一直有官員上摺奏“勞民傷財”,若非雍正用私庫支持,恐怕早就要腰斬。
而屆時要貿易的貨物,所費亦不低,九貝子胤禟愁的腦門兒都要撓破了。
檀雅聽胤祜說完這些,笑了,一方面爲這孩子不藏私的性子,一方面則是笑他們死要面子,非要拿好東西出去。
“做買賣又非送禮,這貨物品質有差別是常事,你瞧那些商人可能保證貨物全都是上佳的品質?還不是要分個三六九等。再說,就咱們的茶葉、絲綢、瓷器……那在外頭都是趨之若鶩的好東西,可真正識貨的人有多少,頂好東西自然要留給自家用,稍次一些的,賣出去纔不心疼。”
大清太喜歡對外表現自個兒“天朝上國”的優越了,就是動了組官船進行貿易的心,也放不下身段,何必呢?又不是去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