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清使團出使西洋,跟各國進行交流,能帶回一些東西,卻也有很多東西是無法帶回來的,而且有些東西究竟有沒有作用,連使團使臣們都並不清楚,更何況大清諸人。
尤其是廢太子胤礽和胤祜帶回那些西洋學者的學術文章等紙質書籍,雍正並未公開,而是暫時封存在宮中,延後安排。
優先提上普及日程的,是使團從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帶回的一架播種機,雍正直接便命人送至宮中造辦處,讓工部和造辦處匠人一同研究仿製,準備等圖紙出了之後,大批量送至全國各地,以提高耕種效率。
與此同時,使團在西洋各國甄選的食物種子,也都送至全國各地的皇莊之中,等到皇莊試種之後,再推廣給百姓。
從前也有不少西洋傳過來的食物,但多是商人帶回,與使團有目的地搜尋不同,此番他們帶回的品類更加齊全,有不少都是大清聞所未聞,西洋卻習以爲常之物。
中原是農耕大國,農事乃是國之根本,雍正這一舉措,自然得到滿朝文武的支持。
而相比起播種機和種子,胤祜和胤礽通過西洋學者們拿到的玻璃燒製方法,則是讓雍正壯志凌雲、豪情萬丈。
玻璃窗在京中的應用,讓貴族們徹底感受到了好處,那是紙糊窗戶永遠也比不了的方便舒適。
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雍正早在使船還未迴歸時,便已想好建官辦燒製玻璃的大型作坊,屆時以朝中名義賣給那些貴族、商賈、富戶,而以大清匠人們的技藝和審美,未來興許還能反向銷往西洋……
從中賺到的錢,可以用於民事,用於軍備,不必再算計着錢花用,雍正只要想想嘴角就落不下去,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着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