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帝的休養生息倒不是他自主所選的治世之道,而是他生性畏懼與人相爭的緣故。據說與臣下議論朝政,若是臣下據理力爭且言辭激烈,他便會妥協。如若不是當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政事堂的宰執梅硯山梅大人爲柱石,替先帝主政宰輔,不知會有多少官員要有損天威了。
這層因果再論起來,便是有懸案的謎霧籠罩,連承寧伯這樣的勳貴也不得而知,談論時更是頗爲隱晦。
據說早前先帝做東宮太子時,雖也是怕極了自己的親爹威宗,可父子也算協心齊力,無有嫌隙,況且怕皇帝老子的東宮也不是什麼值得拿來一說的事,不怕的那些,大概要麼自己早早做了皇帝,要麼身首異處。
但直到一日,威宗臨朝明發上諭,告知百官公卿,皇孫姜冉連同太子妃歐陽氏謀反,所爲大不敬,然而行事不密,如今母子業已伏誅,二人玉牒除名不入宗廟,屍身以謀逆當論,絕無俱全之理,已然五馬分錯,不得殮葬。然太子純孝,二人起事之時,太子尚在京畿道代聖循行,並不知情,無有同罪。卻難逃不教不轄之過,即日起閉門思悔,暫擱舊差。
百官無不震驚。
要知道威宗只有兩個兒子,太子是嫡長子,早在威宗就藩時期便封做了世子要繼承王爵的,後來威宗清君側起事登臨大寶,太子自然入主東宮。太子妃歐陽氏本是從前藩地的望族名門之秀,與太子多年夫妻始終鶼鰈情深,二人膝下一子一女,皇太孫姜冉才十七歲,眼看太子的儲位是穩得不能再穩,他又是太子唯一的兒子,威宗年事已高,往後的事輪也輪得到他,他東宮的爹還沒着急,他一個毛頭小子怎就謀反了?
然而威宗鐵腕,無人敢置喙半句。
先帝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做順理成章的太子,繼承皇位,直到死去。
而死前幾年,大概是這輩子也沒交過朋友,先帝和梁道玄的親爹梁敬臣難得產生了“友誼”,雖說一邊不過是純粹的攀附討巧,說是阿諛弄臣也不爲過,但終究有“朋友”的這幾年,想來先帝會比那些壓抑的往日稍微好過一點點。
聽罷表弟的話,崔鶴雍心中也過了些他所知的皇家祕辛,卻不由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