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洛王並無窮追猛趕之意,彷彿真是敬佩梁道玄的舉動,擊掌而鳴後又不住嘆息:“我可沒國舅的膽色和機辯。那些老臣,各個腰桿硬口氣壯,開口閉口不是祖制就是規矩,你多說一句沒錯也是錯,我這初來乍到,也沒少喫他們的排揎,只是好在仗着先帝的遺恩庇佑,纔有一份富貴保住臉面。”
半真半假的話裏,恭維好像也只是一種巧妙的比喻。
梁道玄不是耳朵聽不見聲音,這兩日從表哥處,他自然知道些隨着自己與洛王入京朝野的風吹草動:
據說洛王剛來便想上朝,擺一擺輔政王爺的譜,誰知梅大人不動聲色,只告訴他作爲藩王入京還未拜祭先帝陵寢,其餘事相比都不緊要。
只這一句話就足夠大帽子壓得人喘不過氣。更何況姜熙這個二字王變一字的提升還是先帝特賜的恩典,他不能不從。
禮部倒是得了首輔宰相的令不敢怠慢,找到渾天監察院,兩廂對過黃曆和天象,表示下個月初一纔是祭祀帝陵的吉期,洛王殿下稍安勿躁。
今日才十五,還有半個月的閒散要度過,梁道玄也覺得這些朝中大臣未免有些過分了。
再怎麼說洛王姜熙也是先帝遺詔傳喚入京的輔政,雖是藩王朝中沒有根基,可也不能如此行下馬之威、給奉先帝遺詔的王叔來這出“敲山震虎”的把戲。
可見姜熙方纔的話雖然有試探的意思,不滿卻也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