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根》(六) (第2/9頁)
superpand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謝蘭生沒想到的是還有個人也需要教,也不認字。
莘野。
不過,與歐陽囡囡不同的是莘野具備初三水平。基本字詞沒有問題,可以閱讀劇本的99%,只對個別生僻的字不認識或不理解。莘野聽、說非常不錯,他普通話極爲標準,基本沒人可以發現他並不是中國“土著”,然而一到書面用語就差一些,比如罕見成語。他字其實還蠻漂亮,但寫不出太複雜的。他會漢語、德語、西班牙語,但水平都不如英語。
莘野這人背景複雜。他的外公在1937年左右選擇輟學,加入國軍,在xx省曾因負傷獲陸海空一等獎章。1945年參加全國考試被保送到美國陸軍參謀大學,1950年以中國駐日代表團的團員身份再度赴美,拿了一個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的哲學家。莘野他媽1948年出生,22歲那年跟中國人生下莘野這個東東。1977年,文x結束後,莘野父親報效祖國可是母親不願離開,兩個人以離婚收場,莘野媽媽自己把他好喫好喝撫養長大,到1983年纔再次嫁人,莘野那年是十一誰。因此,由於生母生父有一方是美國國籍另一方是中國國籍,莘野兩個國籍都有,可以18歲再做選擇。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莘野在他18歲時竟獨立獨行選了中國,被說“想一出是一出”,然而人家莘野說了,持美國籍進入哈佛不能證明自己牛逼,當中國人考上哈佛才能顯出他的本事,乍聽起來非常扯淡,然而莘野太飄忽了,太神了,他周圍人也並不能十分肯定他是扯淡,畢竟“路太簡單,太easy了,我要提高生存難度”這事對於莘野來說還真不是沒有可能。
總而言之,莘野英文比中文溜,還能寫得一手好字。然而因爲生母生父都是華人,還很愛國,莘野從小就說中文,聽不出來任何口音,比一般人地道多了。他就讀寫有些費勁,跟剛上初中的差不多。
意識到了這點以後,謝蘭生也“教導”莘野了。
莘野每天用筆圈出他不認識的幾個字,等謝蘭生教完囡囡再回房來教他。不過莘野聰明,“基礎”也好,謝蘭生念一遍之後莘野就能全記住了。
…………
在開拍的前個晚上,謝蘭生到歐陽囡囡的房間去陪她背詞,花了整整兩個小時,讓囡囡把《生根》劇本從頭到尾又過了一遍,才終於是放心了。
回屋後,他又問莘野:“莘野,新增內容都能讀嗎?”昨天晚上他給莘野又增加了幾句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