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生根》(十八) (第1/9頁)
superpand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生根》的後期處理,謝蘭生在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去澳洲做,包括剪輯、配光、沖印、配樂。
在中國大陸,沒有電影拍攝許可連衝膠片都不被允許,各洗印廠在接單時首先做的就是查驗手續是否齊全,因此,謝蘭生的這部電影必須送到國外沖洗,香港也行。何況,謝蘭生也一直認爲中國這些洗印廠的技術水平比較落後,甚至還會出現機械有故障或顯影液不穩定這種低級錯誤,讓一切都功虧一簣。
對於具體在哪國做,謝蘭生選擇了澳洲。澳大利亞是全世界沖印技術最好的國家,連好萊塢的動作片都經常被送去做後期。澳洲公司態度認真,剪的片子質量過硬,懂很多國內洗印廠不懂的小門道小技巧,在價格上也並沒比香港公司貴上許多。
帶着美好的憧憬,謝蘭生在預算以內選了一家好的公司,叫ABC LAB。
謝蘭生的資金短缺,他沒辦法讓對方先沖洗一個樣片出來、他看一看再跟剪輯一起討論剪輯方向,他甚至都不能親自飛去澳洲跟LAB的人面對面地講述要求。他只能在電話裏說,讓LAB的人直接動手剪,而《生根》它是好是壞就全都在一念間了。
一般來說,電影都是邊拍邊剪,有容錯率,劇組導演每拍一段都會叫人送去沖印,主創團隊每隔幾天就要一起看次樣片,看看攝影、燈光、走位、表演、有沒有穿幫。如果哪裏出現問題就第一時間回頭補拍,沒問題就讓自己廠的剪輯師用底片剪,導演正式關機那天剪輯都能完成初剪。可謝蘭生囊中羞澀,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謝蘭生把分鏡腳本的複印件寄了過去。他繪製的分鏡腳本一格一格非常清晰,沒有省略,沒有火柴人。在腳本上,謝蘭生還用英文把需要說明的都寫好了。謝蘭生在寫的時候一筆一劃非常認真,像在對待珍寶,他甚至還花了兩天專門練習寫英文字。英文字貼不太好買,他連跑了幾家書店。
跟LAB的剪輯師打電話時,謝蘭生手都在抖,冰涼冰涼的。
他用蹩腳的英文說:“是這樣的……我是來自中國的獨立電影人。我並不在16家國營製片廠裏上班工作,是自籌資金、自己拍攝《生根》這部文藝片的。現在,我的錢只夠洗一次,就一次,所以不能看樣片了,甚至不能看底片。底片衝好就直接剪,沒有重來的可能了。”謝蘭生跟ABC LAB客戶部已經溝通過幾次了,知道自己這25萬塊都能做些什麼事情。後期每步都太貴了,幾萬幾萬的。去澳洲也非常昂貴,機票就要好幾千了,還要喫飯以及住宿。
剪輯師叫Nathan,已經剪了20年片子,經驗非常豐富,連他也被謝蘭生的要求給嚇到了,說:“Wow,謝導,我們一般不會建議客戶選擇這種方式。不知道您是否瞭解,底片一剪,再想修改就不容易了,我們建議別動底片、剪copy的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