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羊皮捲上不知是用什麼顏料,歷經時間滄桑,至今仍然可辨,斐潛不清楚寫的是什麼,但是上面確實寫有的字符是和現代的字母有幾分相似。
聽剛纔蔡琰的話,一份是身毒的,一份是大食的,身毒是不是古印度,斐潛不是很確認,但是大食麼,斐潛還是知道的,是古代對絲綢之路上那些穿穆斯林長袍的包括伊朗、阿拉伯等等國家的通稱……
那麼這樣一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斐潛將羊皮卷舉起奉還,說道:“弟子少時頑劣,常嫌計數太爲繁瑣,於市坊見大食之人計數似乎較爲簡便,後偶然得此竹簡,便常常用此替代文數,以省些筆墨……畢竟……錦紙太貴了些……”
蔡邕摸着鬍子,點點頭說道:“吾觀此法確實簡便,但若是用竹簡記之,則頗爲不便,不若文數紙簡皆宜。”蔡邕也說的沒錯,畢竟阿拉伯數字要在紙張比較大規模使用的時候才方便,要不然在竹簡上雕刻那七扭八歪的字母還真不如刻橫平豎直的漢字更好。
不過蔡邕也覺得不必打擊年輕人創新的精神,便溫言道:“子淵有此創新,算術之時也頗爲便捷,或可一用,來來,此字何解?”
斐潛便向蔡邕蔡琰一一講解了阿拉伯數字從0到9的字體形意,並瞎掰說xyz代表的是算經裏面的地元,也就是地支的子醜寅卯等等,也別說,X和子在形狀上也頗有些相似,蔡邕蔡琰二人幾乎沒有什麼異議便全盤理解了。
待到斐潛講完,不知不覺已經接近晚脯之時,斐潛連忙向蔡邕告辭。
蔡邕也沒有留斐潛喫飯的意思,一方面蔡邕就像個得到新奇玩具的孩子,還在不斷嘗試用數字和字母來計算算經中的題目,另一方面斐潛畢竟也才正式見面沒有幾次,強留下來喫飯雙方都有些彆扭,於是便讓家僕送斐潛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