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邕的怒火其實不僅僅是董卓廢帝,也有氣滿朝大臣的默許不反抗的行爲,當然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有那麼一瞬間,他有一種衝上去和盧植一起慷慨陳詞的衝動,可是想到了家人,想到了蔡琰,他又猶豫了,就這樣渾渾噩噩的跟着大流,完成了整套少帝退位,新帝登基的過程。
但是下了朝,回到家中,蔡邕感覺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爲和自己所學儒家理念起了衝突,但是這種矛盾的心情又沒辦法宣泄,只好將滿腔的怒火憋在心裏。
看到垂手一旁肅立的斐潛,蔡邕忍了忍憋屈的情緒,想起斐潛今天是來謝師之禮的,便強顏勉勵斐潛幾句。
不過說道了最後,蔡邕最終還是沒能忍住,問斐潛道:“子淵,‘君能補過,袞不廢矣’此事你怎麼看?”
斐潛雖然下意識的立刻想接上那句經典名詞“此事必有蹊蹺”,但是畢竟蔡邕是在借文學考究的名義探尋道義上的解釋,斐潛自然不能那麼沒皮沒臉的瞎忽悠。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出之左傳的晉靈公傳。
晉靈公是個充滿了高級趣味的人,他甚至喜歡在宮牆高臺上拿彈弓彈人家的小唧唧,看行人躲避的樣子,就覺得非常開心……
一個堂堂的諸侯王喜歡幹這種事情也算是獨一無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