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幾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可知道爲了拯救渡島,準備當時的會面,關珩特地將他上島的時間提前,讓獻血的次數達到了六次之多,會不會是次數能讓效果更佳?
“維持的時間和次數也無關。”關珩說,大概是猜到了他的想法,又說道,“次數之所以多,是因爲我也需要適應。”
寧秋硯:“適應?”
關珩答得簡略:“最開始在日光下行走,宛如嬰兒學步。”
血族將寧秋硯這樣的人類稱爲“黃金血”、“臨時解藥”,前者是說明它的珍貴,後者則代表了另一種含義。
將關珩的話與它一聯繫,寧秋硯便立刻明白了他之所以要上島那麼多次的原因。
後來凌醫生也證實了寧秋硯的想法,血族每一次吸食他這樣的“臨時解藥”,都要經歷一次身體結構的改造過程。
那種改造,對血族來說如同新生。
肢體、感官,都變得與人類趨近,剛學者接受這些變化時,他們甚至無法順利地活動,眼睛也無法在強光下視物,令血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脆弱。
次數越多,血族對趨同性的適應越好。